交大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大新闻 > 正文

【立德树人】我身边的好导师——贺西京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时间:2018-06-19 17:00:00 作者: 点击:

贺西京,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三秦学者。现任国际神经修复学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主委、陕西省康复医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骨科副主委、陕西脊柱学会副主委等。担任Medicine杂志学术编委、AJNN副主编、《中国骨伤》《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等编委。主持开展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8项,获省部科技奖一等奖等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40余篇,其中SC1收录100余篇。主编、参编国家统编规划教材及专著8部。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140余名。

还记得九年前的那个下午,我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己久的贺老师。贺老师和蔼客气、温文尔雅,询问了我的课程成绩,并鼓励我好好加强专业课学习,好好实习,积累临床经验。那时候的我只知道,贺老师是知名的骨科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然而当时的我并不知道的是,以副院长身份担任医疗队长的贺老师是在圆满完成抗震救灾任务,当天凌晨4点才从汶川地震灾区赶回来的,在仅仅休息了不到3个小时后,他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依然记得,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贺老师不遗余力地帮助我联系出国培养。依然记得,离开西安出国留学之前他的谆谆教诲,教育我要刻苦努力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依然记得,无论何时,贺老师的电话总能够接通,他总能在电话的那端给我鼓励和支持;依然记得,在毕业留校时,贺老师教育我要适应从学生向医生的转变,做一名合格的医生;依然记得,在工作中遇到困惑和困难,贺老师的无私帮助……

初入硕士阶段的我仍记得当时面对浩瀚医学知识的茫然无措,如果说当时的我像漫无目的的“游魂”,那么贺西京老师就像是一名最优秀的摆渡人,在茫茫的医学路上为我点燃明灯,指引方向。如何开题,如何实验,实验中遇到的困难,都在贺老师的指导下一一解决。还记得我在进行博士课题时,贺老师不仅提出了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方案,还积极协调实验准备,甚至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参与动物手术。实验刚开始极不顺利,尤其是在经历了实验动物连续三只都死在实验台上的时候,我一度心灰意冷,对实验的前景觉得希望渺茫。当我向导师倾诉了我对实验的看法和悲观情绪之后,导师并没有责怪于我,而是先与我仔细谈了实验中的种种细节,分析了前期实验动物手术失败的可能原因,最后积极地鼓励我重整旗鼓,调整手术方案,最终实验取得了成功,实验成果也发表了SCI收录论文,并且获得了国家和美国发明专利。在贺老师的培养和鼓励下,我也从当初的研一新生逐渐成长,到出国留学,到博士毕业,贺老师的教导与帮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如果仅从教学方面去评价贺西京老师未免显得有失偏颇,贺老师从来不只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也是一名合格的人生导师。

爱迪生曾经说过“人生太短,要干的事情太多,我要争分夺秒。”我的导师贺西京教授用他的身体力行实践了这句话。他全身心投入临床工作和教育事业,申请基金,修改论文,做手术,钻研高尖的医学领域,和全世界领先的医学工作者合作开拓新视野。贺西京老师每每投入工作时,时间对于他就像手中流沙,抓得越用力,时间反而流逝得更快,往往回过神来时已经到了深夜两三点。凭借勤勉和付出,他在上颈椎疾病、人工颈椎关节、脊髓损伤、脊柱侧弯、臀肌挛缩等众多领域都获得了卓越的成就,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部分患者来说无异于开启了新的人生。

一个满足现状的人终究只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贺老师无疑是一名优秀且卓越的骨科医生,而且贺老师从来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将倾尽开拓之心、钻研之力去拼搏、钻研和创新。贺老师在20世纪90年代发现臀肌挛缩症与苯甲醇稀释的青霉素肌注有关。他不辞辛劳,多次远赴臀肌挛缩病高发村实地考察,带领医疗团队专门进驻高发区,驻村为患儿解除疾患。贺老师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臀肌挛缩的分度及治疗方案,被国内外专家多次引用,国家药检局采用了贺西京老师的研究成果,修改了《中国药典》中苯甲醇用于溶酶的规定,从源头了减少了臀肌挛缩症的发生。该研究项目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三十分》《健康之路》《生活》等栏目报道,来自全国各地众多慕名而来的臀肌挛缩症患者找到贺老师求治。从2005年起,贺老师与国际知名的脊髓损伤研究专家合作,在西部率先成为ChinaSC1Net成员,引进嗅鞘细胞治疗慢性脊髓损伤。多年的随访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患者在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甚至部分患者能够摆脱轮椅下地行走。多年来,贺老师致力于脊柱脊髓疾病的诊治,治疗复杂严重的脊柱侧弯,使驼背少女挺直了腰板。近年来,贺老师致力于可动人工颈椎的研究,尤其是可动寰枢椎关节的研制,包括穹隆顶铁笼等一系列创新型的颈椎内植物,力图带给目前国内和世界上颈椎内植物的新理念。

贺西京教授课题组年终总结会合影

“你们生活在一个很好的时代,应该好好抓住机会,磨炼自己,打好基础,希望未来中国医学顶尖的那一部分人中会有你们的身影。”我很庆幸能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遇见一位这样的导师。医者仁心,大医精诚,在这样一个时代,贺老师的言行无疑为无数的医务工作者树立了一个标杆,这或许是解决如今紧张的医患关系的唯一答案。“作为一名医生,要多想想怎么减少患者的痛苦。能否为患者减轻痛苦,带来便利,才是评判你是不是一名好医生的黄金标准。”这是贺老师在门诊上最常挂在嘴边的话,而又不仅仅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已。贺老师在门诊坐诊时,他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了对患者的关爱和照顾,想尽方法让患者少跑点路、少点痛苦。贺老师总说“医生和患者不是上下级的关系,也不是阶级敌人,医生负责看病,而患者负责遵从医瞩,两者配合才能让疗效最大化。”

贺老师不仅作为一名教师给我带来学业上的指点,也作为一名长辈教会我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如何修养品德。犹记得贺老师教导我的一句话——“总想着最后努力还来得及!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已经很危险了,即便你现在就开始努力,你也会觉得似乎已经来不及了,何况以后呢?还是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吧,你总会有收获的。”这句话起初我并不是很上心,但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老师的教导,这让我在此后的工作里一直将这句话铭记于心,时刻勉励着自己做一个踏实而又勤奋的医务工作者。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贺老师正是以他卓越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全国各地救死扶伤、造福人民。正如唐朝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大医精诚》所论述的那样,贺老师以他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践行着医生的誓言,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文章作者

秦杰,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非融合颈椎人工关节系统的临床研究,曾公派留学赴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从事脐带血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获得“博士生学术新人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优秀类)1项,西安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前沿与综合交叉类项目基金1项。发表科研论文15篇,其中SC1收录文章7篇。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5项。担任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杂志青年编委。

贺西京教授与作者秦杰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