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文化 > 大学文化 > 正文

功过参半侯君集

来源: 时间:2025-02-28 16:06:26 作者: 点击:

西安交通大学中心楼北侧的黄土之下,埋藏着大唐开国名将侯君集的宅邸基址。其人生轨迹恰如他故居上方的现代建筑——钢筋混凝土的刚硬中,始终渗透着历史的风化痕迹。

侯君集(?-643年),唐朝时期著名将领,北周平州刺史侯植之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传奇一生令人慨叹。他出生于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北),自幼便以勇猛著称,尽管早年学习弓箭并未有所成就,但他却自视甚高,以勇武自居。

1.早年经历与玄武门之变

侯君集的早年经历充满了波折与起伏。隋末年间,他毅然投身于秦王府,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屡建奇功,被封为左虞侯、车骑将军。唐武德九年(626年),一场宫廷政变——玄武门之变,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在这场政变中,侯君集与尉迟恭等人一同劝谏李世民发动事变,成功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李世民即位后,侯君集因功被封为左卫将军、潞国公,赐邑千户,荣耀一时。

2.军事生涯与战功

侯君集在军事上屡建奇功。贞观四年(630年),他被迁为兵部尚书,开始参与朝政。贞观九年(635年),李靖攻灭东突厥后,侯君集作为副将,与李道宗一同讨伐吐谷浑。在库山之战中,侯君集率军克服自然困难,长途奔袭,大破吐谷浑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贞观十一年(637年),侯君集因战功卓著被封为陈州刺史、陈国公,其军事才能和勇猛精神得到了朝廷的充分认可。

然而,侯君集的辉煌并未止步于此。贞观十三年(639年),他再次被委以重任,担任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大军讨伐高昌。在这场战争中,他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决断力。当高昌王麹文泰病死后,其子麹智盛继位。侯君集抓住时机,率军攻破高昌,俘虏了麹智盛及其百官,并刻石纪功以彰其勋。此次征伐不仅成功平定了高昌,更为唐朝的西域扩张奠定了基础。

3.晚年与谋反事件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侯君集在立下卓越战功的同时,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他蹈袭了历来灭西域将领的覆辙——私取宝物,他的属下仿效他,致使高昌国宝被洗劫一空。晚年的侯君集还陷入了谋反的泥潭。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发,侯君集因与太子关系密切而受到牵连。据传,他曾劝李承乾谋反,并在心中不安时常常夜不能寐。最终,侯君集因谋反罪被唐太宗处死,家人也被流放岭南,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侯君集的生平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功与过的交织、荣与辱的转换。它提醒着交大学子: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要时刻保持谦逊、坚守底线、担当责任,从历史的得失中汲取智慧、砥砺前行,成长为德才兼备、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栋梁之才!


作者:文明办

视频来源:《千年回响》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