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交”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宣传 > 媒体聚“交”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地方戏曲:文化服务与传承保护并举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2014-03-14 09:41:31 作者:陆航 点击:

戏曲起源于民间,它保存着地方语言和世俗风情,是一个区域、一方水土的文化记忆。两会期间,地方戏曲的传承与保护受到许多代表和委员的关注,本报记者走进代表团驻地,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总监、西安交通大学戏剧学院副院长李梅。

“千百年来,戏曲不仅仅是我国民众主要的娱乐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重要文化载体。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不懈努力,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态各异的戏曲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地方戏曲是和人民大众最贴近的艺术形态,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地方戏曲传承民族和地域文化、娱乐大众的重要作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和地方戏曲的传承与保护等相关课题研究。”李梅说。

近年来,随着文化样式的多样化,戏曲观赏群体一部分流向其他文化样式,这也是一种文化样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如何在民众中保护和传承戏曲艺术、并致力于戏曲观赏人群的扩大是李梅经常思考的问题。她认为,快节奏的生活和丰富绚丽的文娱活动使年轻人离传统的戏曲越来越远,只有面向基层,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找到传统戏曲与当代人审美取向中的共性,使传统戏曲在年轻人中传承下去,地方戏曲艺术才会有未来。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具有光荣历史的艺术团体,其前身是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延安时期,就以《血泪仇》《穷人恨》《中国魂》等剧作进行了革命文艺的实践并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全国解放后,民众剧团整建制移师西安,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建国初期,《梁秋燕》《赵氏孤儿》《游西湖》《金琬钗》等剧目曾晋京演出和巡回江南十三省(市)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近年来积极创演的一批优秀剧目,如大型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和秦腔新编历史剧《杜甫》《大秦将军》等,也备受好评。

任何一种文化,从来就是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壮大并得以提升的。没有传承,文化就无以延续;没有创新,文化就不能发展;没有传承与创新,文化就很难得到提升,必须通过传承创新推动地方戏曲焕发青春。李梅表示,传承和创新之间度的把握很难,创新不能背离戏曲艺术的规律和形式。传统戏曲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决定了戏曲延续文脉的历史责任,必须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守土有责。尊重传统,让传统的痕迹唤醒尘封的记忆;尊重文化,让地方戏曲的文脉对接现代文明;尊重习俗,保护民族的记忆。传统戏曲中那些具有人文关怀的思想理念,如人本思想、和谐思想、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都属于理念层面的内容,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中那些关于治国理政、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同属于价值层面的内容,为文化发展提供素养,都是应该加以传承的。对地方戏曲来说,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就是为子孙后代积“文”德。

戏曲的传承和保护离不开演出,演出需要政府扶持。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开展的“天天有秦腔”为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提供了极好的平台。李梅认为,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不仅仅是数量有限的专业院团、专业戏曲工作者的责任,更要依靠民间、民众的力量,而后者恰恰是戏曲保护传承的生命力所在。

几年前,陕西渭南市秦腔剧团创造性地建立了周末“一元剧场”,即每个周末组织一场以全本大戏为主的文艺节目,象征性地收取一元钱票价。结果,这一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措施不仅救活了一个濒临倒闭的剧团,还给剧团带来了很多商业演出机会,逐渐走上了市场经营的道路,不但破解了基层文化建设中看戏难和传统戏曲的传承难题,而且破解了传统剧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难题。公共文化服务,给群众带来了实惠,给剧团带来了出路,给企业带来了商机,给文化服务产业的改革带来了启示。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