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大新闻 > 正文

【陕西日报】新视点:少年班里都学啥——西安交大少年班调查之二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15-09-21 09:40:00 作者: 点击:

    
   
    近日,西安交大少年班2013级学生的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成绩统计结果出来了:130名学生,通过125人。其中,550分以上的接近50%,最高者达到660多分。与普通高校学生大学二年级参加四级考试不同,少年班的学生,预科二年级就可以参加四级考试。预科二年级,按照时间点计算,对应的是普通高中的二年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二。  
    “他们不是神童。”面对足以傲人的成绩,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英语教师牛莉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刚入少年班时,他们的英语基础与普通孩子没有多大的区别。好的成绩背后,是少年班的独特教育模式与孩子们辛勤付出的结果。”  
    30年来,戴着各种光环,同时又广受争议的少年班,在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同时,在不断创新中砥砺前行,努力找寻着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对接的新途径。  
    打通基础与高等教育 
   不仅是知识和信息量大,与普通高中的教学相比,少年班教学的“与众不同”,更体现在培养模式的创新上。少年班学生的教材,全部是呕心沥血的“原创”。
    9月15日,是西安交大少年班2014级学生进入预科二年级,第一天正式上课的日子。来自河北邯郸的魏笑寒开玩笑地说,“再次被震住了。”魏笑寒说,一节课下来,老师讲授的知识和信息量,大大超过了自己的预计。这种感受,在刚刚进入少年班的时候就曾有过。  
    “初中上课的时候,老师每一节课讲授的东西都很少,自己甚至会有‘吃不饱’的感觉。我有预习功课的习惯,预科一年级刚开学时,我像往常一样,拿着教材好好地预习了一番。没想到,老师讲课的内容,远远超过了自己预习的范围。这在初中时候,是没有过的。当时就被‘震’住了。”魏笑寒说,“之后,经过自己的调节和适应,已经能很好地接受这样的授课强度了。预科二年级第一节课,我感受到了更快的学习节奏。”  
    不仅是知识和信息量大,与普通高中的教学相比,少年班的教学的“与众不同”,更体现在培养模式的创新上。“少年班学生的教材,全部是我们呕心沥血的‘原创’。”西安交大拔尖人才培养办公室副主任杨森说。  
    可以不再依附高考的“指挥棒”,让交大少年班的课程体系设置有了广阔的自由创新空间。“与普通高中为了应付高考不同,交大少年班预科的教学,目标被定位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对接上,不断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实践与创新。”杨森副主任说。  
    作为交大少年班的一线教师,牛莉对此感受很深。  
    “高中的英语教育,为了应付高考,忽略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实用性,而把重点放置在了语法和单词的生记硬背上。交大少年班的教学,则更多的将目标定位在如何更好地应有上。表现在教学和考核方式上,就变得非常地灵活。而在少年班我们会有各种英语演讲、辩论,让学生开口说,去应用它。我们甚至还为这些孩子们开设了学术英语。”牛莉老师说,“大学生英语考试等诸多实践证明,我们不以题海战术为目标的教学,反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应用水平。”  
    不仅是英语教学,如何打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相互脱节的现状,实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对接”,成为交大少年班各学科在预科阶段(预科一年级和预科二年级)教学的努力方向。  
    少年班的学生,入学时年龄均不超过15周岁,并且都是从初中生中选拔。为了更好地实现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的过度,少年班预科一年级教学被放置在了高中。教学任务分别由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苏州中学和天津市南开中学三所学校承担。预科一年级的教学虽然在不同的高中,但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设计是一致的。三所学校,从地理位置上看,分属南、北和西部,让少年班的同学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学霸也有“文艺范儿” 
    这一批在文理交叉的课程体系中遨游的理工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作文水平和人文修养在不断提高,他们因自由而美丽,写出了完全超乎我们想象的充满创造力的文字。 
    孙宇豪,交大少年班预科二年级学生。在西安交大附属中学完成预科一年级的学习后,转入至交大本部学习。谈到过去一年在少年班学习的收获,孙宇豪的回答是,读完了余秋雨的作品。无论是《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还是《千年一叹》,对于其中的精彩段落,孙宇豪甚至能背诵下来。虽然是这样,这位尚未满16周岁的少年,最酷爱的学科却是物理。他也将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位在工科领域。  
    这位立志于将来成长为钱学森一样伟大科学家的少年,谈及为何热爱余秋雨时,充满真情地说:“文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相辅相成的,好的文学作品中,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同时也提高着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说不定还会给自己今后的科学研究带来灵感。”  
    这些被致力于培养成未来顶尖科研人才的少年们,在很多人眼里,也许只是不解风情的学霸。走进他们,却会发现,他们也都如孙宇豪一样,非常具有“文艺范儿”。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品格的打造,也正是西安交大对于少年班的目标定位之一。  
    打开《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培养方案》可以看到,人文通识、社会科学及人文艺术两类课程,在专业课中占据了很大的位置,学分分别达到了19学分和25学分。《方案》明确提出,基础通识课程还包括了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方面的课程,与工科形成文工交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了解经济与管理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了解中华悠久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建立艺术思维的方式。  
    黎荔,担任着交大少年班文学艺术课等多门课程,并将这些孩子们课堂上的作文结集成册,命名为《因自由而美丽》。在《卷首语》中,黎荔老师这样写道:这一批在文理交叉的课程体系中遨游的理工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作文水平和人文修养在不断提高,他们因自由而美丽,写出了完全超乎我们想象的充满创造力的文字。我们不是为了培养作家,我们只想给学生们的人生增加一些“附加值”。文学修养能让孩子们激情飞扬,适当的写作能给孩子们带来自信。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说,西安交大的杰出校友钱学森先生一直告诫我们,人的智慧可以分为两大部分:量智和性智。“量智”主要就是指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性智”主要就是指文艺知识、艺术思维,科学与艺术共同构成“大成智慧学”的重要内容。因此,人才的培养,不仅仅表现在知识和能力上,更要让我们的学生成长为“大写的人”,只有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最终成为“大家”。这也是西安交大始终注重少年班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超级自大狂”,谈到少年班的学生,黎荔老师半开玩笑地说。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几乎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自信,并在认定目标后,永不回头的“一路狂奔”。  
     自理自立能力在提高 
    “我们之所以能这么快适应,离不开少年班这个集体带给我们的温暖。到了周末,学校会组织很多活动,比如野炊、外出旅游等等。我们是一个温暖的大集体。”陈垚说。 
    考取交大少年班时,陈垚刚满13周岁。由于年龄太小等各方面的原因,要不要来报到,陈垚的父母很是纠结。“我的意见是,不想在高中题海战术中,白白浪费很多时间。现在看来,自己选择是对的,预科一年时间就学完了普通高中三年所学的内容。现在进入预科二年级,开设的很多课程已经是大学的内容了。”陈垚说。
    虽然课堂上知识讲授的速度让魏笑寒始料未及,但有大量时间可以让自己自由支配,却让魏笑寒欣喜不已。“只要按时上完必修的课程,其他的时间都是自己的了。”魏笑寒说,“暑假里见到了不少初中同学,正在上高中的他们,不要说自己支配的时间了,连休息的时间也没有。”在来到西安交大报到一周后,魏笑寒已经成为了学校好几个社团的成员。  
    交大少年班一年的学习生活,留给张修贤印象最深刻的是授课方式的不同。“以语文为例,老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与课本完全就没有多大关系。比如,老师会拿出一节课来教你如何欣赏诗词,如何填词等等。教室还会成为我们的话剧舞台,很多经典的文章都被我们排成了话剧演出。”张修贤说。  
    《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培养方案》明确要求:教学方法要体现超常规教育。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讲课方式,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术演讲、综合作业、信息查询、课堂实验等教学组织形式。加大英文辅助教材的学习力度,单独开班的必修课中,鼓励采用英文教材中文授课,或中文教材+英文参考教材+中文授课方式,强化学生英文阅读与理解能力,每天规定学生必须阅读一定数量的英文资料。作业、考核也尽量用英文完成。鼓励学生参加英语社团及各种英语活动。  
    少年班的学习和成长经历,不仅是让他们在知识方面实现了快速积累,更提高了他们的自理自立能力。“入学后不到一个月,发现的第一件事情是没有衣服穿了。”陈垚说,“刚离开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就会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打的长的时候,甚至会打几个小时。”  
    一年后的今天,陈垚不仅学会了一个人在外生活,也学会了洗衣服,虽然只有14周岁,但生活自理能力完全具备了。“我们之所以能这么快适应,离不开少年班这个集体带给我们的温暖。到了周末,学校会组织很多活动,比如野炊、外出旅游等等。在中秋节等特殊节日,学校还会专门为我们组织晚会。我们是一个温暖的大集体。”陈垚说。 

专访

有技术境界高的人才,才是中国最需要的

——访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

    中国拥有13.7亿人口和5000多年的文明史,可是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并不是那么响亮。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在中国现有的文化特色下来探索怎样创新拔尖人才的话题,少年班30年办得怎么样,它的设计者和执行者最有发言权。为此,我们专访了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 
    记者:交大少年班办了30年了,您怎么看这项创新制度的价值和意义? 
    郑庆华:西安交大今天的影响力是靠10年、20年以前培养的一批人才奠定的,以后的声誉是靠我们今天培养的人才奠定的。所以我们要站在国家和民族振兴的角度来谈这个话题,可以说我们国家让世界对中国竖起大拇指的事情还不多,这个根源还是在教育这个根本问题上。 
    要说中国学生不努力,这肯定不是。我们中国的学生是最辛苦的,从小学幼儿园开始,就拼命地学。要说老师不努力,老师也天天加班。要说中国人不聪明,这个观点估计也没人会认可。那么问题出在哪儿?我认为一定是在教育体制、机制上出了问题,西安交大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之一,始终以兴学强国为己任,有责任和义务从教育体制和机制入手,探索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新体系。 
    少年班实际上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的国情下探索一套基础教育怎么与高等教育有机衔接,跳出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禁锢,如何实现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重大课题。 
    西安交大少年班开始的时候,也是从高二、高三的学生中选拔学生,从2003年开始,我们从初中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学生。高中阶段由我们自己选择中学,自己制定培养方案,不通过高考这条线。我们把高中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博士生教育放到一起统筹规划,这套体系完全不同于我们现有的高中3年经过高考、到大学、再到研究生最后到博士这样的模式。 
    所以探索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如何有效衔接,选拔培养发现人才,打破现有的通过高考一把尺子来衡量的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少年班创新制度的最大意义。从价值上来说,我认为: 
    第一,中国作为泱泱大国,我们只有在教育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才有可能选拔、培养出来一批真正具有创新潜力的优秀人才,这是西安交大作为国家重点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也是我们少年班30年探索实践后非常想回答的问题。 
    第二,我们希望能够在人才选拔和培养方面探索一套除了课程成绩以外,既体现公平公正,又体现科学选材,真正能够挖掘学生兴趣、智力、身心、体能等多维度的人才选拔体系。 
    第三,向社会展示我们如何对智力超常的早慧少年进行因材施教的特殊教育,来挖掘和延续他们超常的智力优势,正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些话题讲了几千年,但没有一个载体、对象,来发现和实验,而少年班恰恰就是这样的探索。 
    第四,我们锻炼和造就了一支卓越的教师队伍,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选拔和培养体系。针对少年班学生的培养我们配备了心理辅导老师、项目主任、优秀的班主任,可以说完全是量身打造的一个团队。如果对这些孩子采用和其他大学生同样的培养模式,特殊人才也会被被平庸化,同化成一般人才。 
    记者:经过30年,是不是还会把少年班坚定地办下去以及怎么样办得更好?有没有一个预期把少年班培养成什么样级别的人才? 
    郑庆华:少年班我们始终瞄准的是智力超常的孩子,当然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学术领域的领军、拔尖人才。 
    领军、拔尖人才我通常把他们分为两种,一种称之为领军人才,他的特点是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本身没有什么战斗力,但能搭载很多有战斗力的武器。这些人是给别人搭建舞台的,让有才能的人在这个舞台上能够发挥最大的才能。还有一种是专家型人才,能够在某一个学术领域有自己独到的成果和见解。我们少年班就是要朝着这两个方向去努力,去培养。 
    少年班未来如何创新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我们探索和思考: 
    第一,拔尖人才培养最根本的不是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是责任感、使命感、价值取向的培养,唯有崇高使命,有高尚思想境界,又不断进取创新意识的人,才会源源不断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成果奉献给社会,科学家必须是把事业和研究兴趣看得很重,不能被眼前利益捆绑。 
    第二,人才培养,一定要有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来指导。人才培养是比科研还要难的一个课题,在摸索发展中有很多事情也是没法预料的,有不可控性。我们在人才培养中经常发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现象,比如学物理的却在管理领域成就了精彩等等,这样的校友比比皆是。 
    第三,我们现在要组建一批优秀教师,这帮教师不但学术水平要高、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而且要有爱心、有理想信念,只有这样宽容、有远见的教师才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第四:要有一套软硬件的平台体系。目前国内外在人才培养中最大的差异就是:国外是每一步都让学生自己选择,我们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学生设置好。其实人的成长往往是在关键时刻选择中改变,要让学生自己选“我应该走哪条路”。就像习总书记讲的,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穿到脚上才最有体会。 
    总之,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度设计和软硬件配套非常重要。我们不仅仅是培养人才,更要培养有技术境界高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才是中国需要的。(记者 贺小巍 康传义 杨静 实习生 许瑶

手记:在少年班里的纠结

     采访中,接触到了不少西安交大少年班在读学生,当谈到知道了自己被少年班录取后,心情如何时,这些少年几乎给出了完全一致的答案:纠结。这很是出乎预料,记者之前预想的答案是兴奋、欣喜抑或激动等等。 
    对于很多同龄人梦寐以求的少年班,这些孩子被录取后,为何反而会很纠结呢?他们给出的回答也是一致的:少年班,“一考免三考”的教育体系设计,可以让他们不再像其他同龄孩子一样,挤高考的独木桥,甚至可以免试读硕士、博士。但另一方面,他们选择了少年班,也就意味着选择了西安交大,很难再有机会选择其他高校。 
    很多人会问,来到少年班后,他们现在还纠结吗?通过与这些孩子们的交流,记者的感受是,对于与普通高中完全不一样的教育设计体系与教学模式,他们很是认同。在描述自己目前的生活学习状态时,他们给出的词更多是:随性、自由、丰富等等,诸如此类的字眼。这与记者接触到的那些与他们几乎同龄,正在读高中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那些正在忙着为高考冲刺的孩子们,甚至很难有时间,抬头去看一看窗外的白云、蓝天。 
    面对着与应试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模式,少年班的孩子们纠结少了,学校的纠结却一直存在着。学校的困惑是,少年班学生的招生和选拔体系还不尽如人意,很难保证每一个被招进来的孩子,都能跟上少年班的教学任务和节奏;学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还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为这些孩子们成长提供的平台,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等等。今年是西安交大少年班创办30周年,三十而立,在不断总结自己得与失的实践中,他们在探索中国教育改革之路上,继续前行。 (康传义

(陕西日报 2015年9月21日 新视点 10版)


 文章链接:http://esb3.sxdaily.com.cn/sxrb/20150921/html/page_09.htm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