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大新闻 > 正文

【校史故事365】16南洋公学的校长们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时间:2015-04-23 15:30:00 作者: 点击:

南洋公学自1896年创建,到1905年正式更名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历时9年,除盛公宣怀外,共有8位校长,根据盛公的用人标准及评价,他们大都是德望素著的饱学之士。诸公掌校时间或长或短,事功或著或微,均以特有方式影响了南洋公学的发展。

何嗣焜,南洋公学首任校长,主要筹建者之一,掌校时间最长,近5年,贡献最为突出。任内主持公学购地建屋、规划校园,手订《南洋公学章程》及其它规章,相继开办师范院、外院、中院、译书院,招生近300名,选派留学生10余名,使公学初具规模,为公学创办做出开创性贡献。盛公认为,“公学之营造法式,教育章程,尤为该员心力之所专……”

张元济,1892年中进士,公学次任校长,掌校3月有余。任内主持附属高等小学堂开学,亲自筹措规划,选定课本,遴选教习,聘请吴稚晖为附小代主任,草拟《试办附属小学章程》及其经费预算等;受盛公之意,主持筹设经济特科班,拟具《南洋公学特班章程》,主持两次招生,录取黄炎培、邵力子等43名有为青年。

劳乃宣,1871年中进士,公学第三任校长,掌校不足3月。任内审时度势,发现公学生源严重不足,上院所需设备图书经费短缺,主张暂缓开办上院,以节省经费资送大批中院毕业生留学。

沈增植,1880年中进士,公学第四任校长,掌校有半年。曾协助康有为变法,北京强学会发起人之一,唐文治业师。任内以特班为要务,先定特班课程,后延聘蔡元培、赵从蕃等名师主持特班教学,使特班顺利开学;支持译书院事业,在公学附设东文学堂。改革管理体制,裁撤监院,改公学“总理”为“总办”。

汪凤藻,1883年中进士,公学第五任校长,掌校半年。曾出任驻德参赞,驻日大臣等。任内倡行扩办师范院,未能实现。因治校强硬,处理“墨水瓶事件”失当,致使公学遭受较大损失。

刘树屏,1890年中进士,公学第六任校长,掌校5个月。任内改革公学管理体制,增设斋务长,下设监学官和检察官,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并增设提调,专管教务和行政工作。

张美翊,公学第七任校长,掌校2年。任内大力整顿“墨水瓶事件”之后公学学风和教风,稳定秩序,主张公学转办实业专业;选派中院高年级学生赴汉口、萍乡等工矿企业实习,开创校外社会实践先例。

张鹤龄,1892年中进士,公学第八任校长,掌校4个月。1902年曾出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参与起草《奏定学堂章程》。任职公学期间,积极筹备商务学堂,聘请外国商学教习。

南洋公学前后9年,历任校长8位,其中,何公嗣焜掌校4余年,其后不足5年(1901年至1905年)共经历7位校长,校长更替较为频繁,对于南洋公学后期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参考书目:《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1月出版。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