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东,1983年9月生,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2010年与牛津大学联合培养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多尺度纳米催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2011年5月入职以来,担任《化工计算》、《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技术进展》、《催化剂工程》、《催化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企业横向项目及校级科研项目共7项;近五年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9篇。2014年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教师跟踪支持计划”。目前,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独立审稿人,2014年7月获国际期刊Applied Surface Science优秀审稿人奖,在科研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和影响力。
“我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始终保持着对化学的浓厚兴趣,乐于付出,刻苦努力。在我看来,任何方面的研究,只要能够推动人们认识的深入,促进它的发展,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创新。”这是杨贵东副教授谈及前不久荣获西安交大首届“十大学术新人”称号时吐露的心声。
酸甜苦辣唯有自知
科研工作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和不懈探索。像杨贵东这样的年轻学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在新型多尺度纳米催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性能方面取得研究上的突破,实属不易,而他坦言,自己并没有什么终南捷径,只是刻苦钻研,持之以恒。
谈到自己的科研方向,杨贵东认为是兴趣和新能源发展局势使然,早在自己读博士期间就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发现把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等方面的研究立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是科研的全新突破口。
基于自己的科研理念,杨贵东认为:“想要做到创新突破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亦要静心。创新是什么?就是你所研究的东西要有原创性,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更加深入。这需要我们紧跟国际潮流,找准前沿方向,学术在交流中才能够得到升华,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的基础知识过关。”近五年来,他在国际上发表SCI论文数篇。其中一篇论文入选ESI数据库热点论文,一篇论文入选ESI数据库高引论文。论文总被引用次数超过540次,单篇最高引用134次。这些都直接例证了他坚持自己的理念所取得的成就。
杨贵东入职后很快融入了新的工作环境。在他看来,环境对人的作用很重要,交大为自己提供了一流的科研平台,使他能够深深感受到学校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在研究过程中,杨贵东也面临过困难,经历过科研的瓶颈期。但他没有放弃努力,他和学生反复做实验,查阅大量文献,并积极寻求同事的帮助,最终克服了实验仪器等方面的问题,顺利度过瓶颈期。“这一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知。”杨贵东用这样简洁的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感受,却让我们体味到那些不断探索、不懈坚持背后的不易。
感恩之心终存心间
在杨贵东看来,除了积极主动克服困难的决心外,在科研的过程中,一个人更需要具备的是一颗感恩之心,感恩学校、感恩同事、感恩学生。看到学校在不断改善教学、科研的工作环境,看到校领导走访各个学院调研学科建设,看到同事们身上忘我的工作精神,他谈道:“这种精神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让我始终致力于自己的科研事业。”他还提及参加全国化学联会等学者之间的交流会议也颇为受益,思想的碰撞让他无论在技术还是创意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杨伯伦教授是杨贵东应聘时的面试官之一,在他眼中,杨贵东“很开朗,很阳光,学术背景不错,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是一个奋斗目标明确的人,能很快进入状态”。在后来的合作过程中,杨伯伦教授更是感受到了杨贵东不怕吃苦的精神。此次杨贵东入选学术新人,他从中看到了年轻人蓬勃向上、奋力成长的劲头,同时也勉励年轻学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要继续努力,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才能。
杨贵东的学生们这样说道:“杨老师非常注重团队内部的沟通,总能与我们及时进行交流,他的课极具吸引力。而在课堂之外,科研组每周也都会有两小时的羽毛球时间来放松。”在与杨贵东老师的相处学习中,除了专业知识外,那些不可忽视的品质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对工作负责的态度,一颗奋力进取的上进心,以及那一份永不褪色的热爱。
杨贵东的办公室里,白板上“时间紧迫”四个字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当问到杨老师这四个字的特殊含义时,他笑着解释:“最近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我桌子上也贴满了便利贴,时刻提醒自己别忘记什么。”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多的事情,这样高效而充实地工作学习,便是杨贵东生活的缩影。
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杨贵东正是始终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自己的科研领域不断探索,不断创造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