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大新闻 > 正文

【陕西日报整版】交大一附院:在创新港攀登医学科学新高峰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0-08-06 11:06:00 作者: 点击:

7月31日,西安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再生与重建研究所启用仪式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行,拉开了西安交大一附院MED-X研究院搬迁入驻创新港的序幕。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以“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为目标,世界一流定位、建设一流平台、装备一流设施、打造一流团队、研究前沿问题、产出顶尖成果。9月,西安交通大学将启动“科创月”活动,西安交大一附院将乘着创新港建设东风,以创造更多一流医学科研成果,不断攀登医学科学高峰。

7月23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吕毅教授团队与麻醉科王强主任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了全磁导航气管插管,这项技术的成功实施,颠覆了传统的气管插管模式,解决了插管专业上的难题。下一步,吕毅教授团队还将研发全磁导航气管插管机器人,在未来物联网加互联网时代,做出革命性的医学科研突破,更好服务百姓健康。

2020年6月3日,西安交大一附院成功开展了全国首例自主呼吸针刺复合麻醉下胸腔镜气管肿瘤切除术,让一名引起呼吸困难数月的气管恶性肿瘤患者成功脱离了危险。

该手术的成功完成标志着医院胸外和麻醉团队在针刺复合麻醉胸科手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20年2月5日,医院收治了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患者入院后,病情进展迅速,多次病危。为了救治这名患者,医院成立了由刘青光副院长牵头、感染科赵英仁、重症医学科刘红娟、心外科师桃等专家组成的8名医生51名护士的超强战队。从无创呼吸机、气管插管、CRRT到ECMO,从45次院内专家会诊、3次全省大会诊到连线张文宏教授和李兰娟院士,先后6次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患者康复出院时,ECMO运转使用49天,病历文书多达1600页,创下历史纪录。回顾此病人的救治历程,患者病毒含量高、病程进展快,危重程度在全国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都属罕见,能够成功挽救患者生命,直至康复出院,西安交大一附院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医学奇迹。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等单位历经5年潜心研究,研发出具有长效稳定抗凝涂层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系统,国产化ECMO系统样机制备完成。设备研制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在医疗设备制造方面接近国际水平。

西安交大一附院郭佑民教授带领的抗疫一线影像学诊断专家团队,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吃劲的关键时刻,以当前新冠肺炎影像学诊断的病例、用权威的研究成果,推出硬核学术专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一书。很好地使医务工作者提高其新型冠状肺炎的影像学识别、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避免误诊和漏诊,提高新冠肺炎诊断效率。

2020年6月11日下午,西安交大一附院“胃计划”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启动会在医院举行。该项目由西安交大一附院癌症中心牵头,联合基础、临床和辅助诊疗科室,为深入研究胃癌的发生发展机理,找寻发现、治疗甚至攻克胃癌的科学方法,建立胃癌多学科合作诊疗机制,为胃癌的早诊早治早防提供科学依据。

路漫长而需不断求索,亘古不变的是厚德、博爱,历久弥新的是精医、卓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推进“双一流”的建设征途中,正在向着多领域的前沿医学技术进军,不断追求卓越。

原文刊载于2020年8月6日陕西日报第12版整版

报道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008/06/content_733071.html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