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大新闻 > 正文

【创新港平台建设在冲刺】徐友龙:创新港建设的践行者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时间:2020-08-06 10:56:00 作者: 点击:

他是亦师亦友的陕西省教学名师,他是储能电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他是电子学院的首任掌舵人,他是创新港建设的践行者,他就是徐友龙教授。

徐友龙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与信息学部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首任院长,陕西省先进储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先进储能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所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电子学会会士、陕西省教学名师等等一系列的成就无不诉说着交大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从青葱少年到两鬓微白,在将近四十年的交大求学工作生涯中,徐教授常怀初心,一心一意教书育人,全心全意科技报国;牢记使命,弘扬西迁精神,推动电子学科发展,为青年模楷,为邦国荣华,为世界之光。

启发睿智,激励热忱——教学科研全面相长

一大早见到徐友龙的时候,由于连日来外联出差,前一日半夜才回到学校,他双眼红肿充血,略显疲惫,但眼神坚定。当聊到教学科研工作时,徐友龙说道,“教学是一份良心活”,他认为做好这些工作的根本是“身体力行、扎实细致”。徐友龙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半导体物理”的负责人,也是主讲教师,这门课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专业发展的指引意义重大。徐友龙说“要让专业课的理论呼之欲出,让学生易于理解”,为了上好这门课程,他融汇了国内外大量资料,让枯燥的理论趣味化,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徐友龙坚信教学与科研能够相长,他也在教学中不断践行这一思路。他在讲授“半导体物理”课程中的电子输运、迁移率等知识时,创新性地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了锂离子电池研究中,开拓了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关注点,为科学研究与深化注入了新的思想,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徐友龙一直怀着强烈的家国情怀,践行“把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上”这一方针。在三十余年的科研工作中,他始终奋战在科研一线,以真正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问题为导向,亲力亲为,不放过任何重要的科研环节,潜心研究,带领团队反复试验,在新型电解电容器、超级电容器、锂/钠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储能材料和器件等领域均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潜心科研,孜孜不倦。徐友龙在2019年获得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让科研成果服务于实际生产,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一流的技术支撑”,徐友龙道出了科研创新的关键目标。他所研究的多项科研成果已经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为电解电容器行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核心技术的国产化贡献了“交大力量”。在谈及取得科技成果转化成绩最大的法宝时,徐友龙教授说道:“成果转化可能没有绝对的法宝,但我感觉只有用心与严谨才是不变的定理。”

英俊济跄,经营四方——科学管理群贤毕至

在徐友龙的带领下,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原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的基础上成长壮大起来,吸引了众多一流学者的加盟,教职员工数量超过140人。全新的电子学院以“高标准、严要求、重创新、求务实”为科教工作原则,齐心协力,争先创优,在近几年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培养、高水平论文发表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2019年至今,李飞教授团队、刘明教授团队等相继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个高水平研究成果;徐卓教授“压电单晶新材料技术”以1.25亿元实现技术转让,王宏兴教授等“金刚石超宽禁带半导体单晶材料及5G复合器件”技术以总金额6030万元实现技术转让……

从教多年以来,徐友龙几乎给每一位教过的学生都会讲述当年从江西老家背上一床被子、坐上绿皮火车来西安求学的故事。他学有所成后从未忘记家乡父老乡亲对他的殷切期盼,多次给家乡的教育基金会以及乡村改造项目捐款,饮水思源,赤子之心,徐友龙一直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为家乡的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是家乡的骄傲。在今年3月份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各处口罩难求,徐友龙家乡的知名企业江西益康医疗器械集团得知电信学部和电子学院复工在即,教职工口罩配备无着落时,立即伸出援手,特别捐赠医用外科口罩5000个助力学部和学院复工。

电子学院成立短短一年来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与徐友龙的科学管理和个人魅力密不可分,重视思想建设、瞄准国际前沿、面向国家需求、注重团队协作、尊重个人发展、谋划职工福利,这是电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实业扩张,进步无疆——创新港建设续写辉煌

创新港的建设为电子学院以及电子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契机,徐友龙每每提到校领导倡导的家国情怀都激动不已,他说:“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电子人应该趁势而上,继续奋斗,迈步新的征程”。

徐友龙作为电子学院创新港建设统筹管理的负责人,紧紧把握电子学院西迁发展方向,全面安排。注重顶层设计积极组织策划建设微纳电子器件校级共享平台。其次,抓总与抓细节并行,筹资金、聚人心、促行动。调动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积极落实“跑5”工作,强强联合与国内电解电容器龙头企业,上市公司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西安交大—南通江海高端电容器联合研究中心”。

在徐友龙的带领下,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紧密协作,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疫情防控与创新港装修双线作战,抢时间,赶进度,排除万难,确保电子学院5个创新研究所全面搬迁工作如期完成。

听党指挥跟党走,任务来了往前冲,困难来了迎着上,挫折面前担得起。在创新港搬迁过程中,电子学院面临许多问题,徐友龙作为院长身体力行,亲自带队,积极部署,已将他本人科研团队的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中试设备隧道炉搬迁至创新港。该设备长近10米,重达3吨,是一体化制造,且安装了大量的精密温度、压力、速度、气体流量传感器,任何碰撞和扭曲变形都将影响设备使用,一体化搬迁的难度非常大。动用吊车、铲车等多种大型装备,连夜顺利完成迁移。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全面建成的最后冲刺阶段,徐友龙将继续带领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乘风破浪,把握历史机遇,全面迎接挑战。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