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交”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宣传 > 媒体聚“交” > 正文

【陕西日报】西迁人讲西迁事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时间:2018-02-20 21:13:00 作者: 点击:

62年前,为适应国际形势和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需要,当国家作出交通大学西迁的重要决定时,4400多名交通大学师生放弃上海优越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行列车,在西安开启了一段奉献报国的传奇故事。在扎根西部办学的峥嵘岁月里,西安交大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铸就了可歌可泣的“西迁精神”。

让我们听听老教授们的西迁故事。

潘季:1956年,交通大学响应国家“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从上海迁往西安时,我还是一个青年教师。当时,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都热情地欢迎我们,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交大师生也发扬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在彭康校长领导下,不到一年时间就建起了校舍。1956年秋季开学时,师生们走进了新的教室上课,没有耽误一天功课。

退休后,我经常晚上站在窗口看校园,看到办公大楼、实验室灯火通明,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忘我地学习和工作,我感到非常高兴。前不久我们参观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不到一年时间,这里高楼拔地而起,很快就能建成使用,学校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我们这些老同志感到,西安交大在中央关怀下,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有着蓬勃发展的光明前景。

现在西安交大正在创建“双一流”,我们这些老教授也在发挥余热。全校教职员工将继承交大的传统、爱国的情怀、艰苦奋斗的精神,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

卢烈英:1956年,交大校园里流行着三句感人至深的话:“党的决定就是我们的行动!”“党叫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起行囊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我是首批从上海迁来西安的教师。60多年来,我见证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见证了交大始终以国家发展需要为使命,默默扎根西部、为大西北发展提供重要人才和科技保证的历程。一直以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就是我们交大人的精神血脉。

作为“西迁精神”的践行者,西迁人的使命感、自豪感、荣誉感到现在还在激励着我。近几年,我经常给青年师生作报告,讲西迁的历史、西迁的精神,也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创新理论,继续传递一个老党员、老教育工作者的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不仅仅是对交大“西迁精神”的肯定,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关切与期望。进入新时代,我们应该赋予“西迁精神”新的内涵,并使之在广大青年师生中进一步弘扬与传承。我们的“西迁”还在路上。我们还要继续向西、向远方,让这棵大树更加枝繁叶茂、发挥更大作用。

胡奈赛:62年前西迁时,我还不到23岁,是个小姑娘。其实在我心里,真正的西迁主力是我的老师们,是他们那些老同志。

比如我的老师周惠久先生,他的一生都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周惠久先生1931年大学毕业,当年9月1日到沈阳的东北大学任教。不到20天,“九一八”事变就爆发了。他毅然南下,到清华大学任教。为了更直接地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1941年周惠久先生又转到陆军机械化学校战车机械工程研究所工作,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1945年抗战胜利后,周惠久先生先后到重庆、上海任教,一直在搞科研、筹建新专业,研制国内急需的机器设备。为响应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周惠久先生全家迁到西安。他一生辗转多地,真正是“哪里需要去哪里”。他这种精神是最值得传承和弘扬的。

朱继洲:我1958年跟随学校最后一批队伍迁到西安,到今年已经在西安工作了整整60年。

从上海迁来西安,交大人要舍弃太多熟悉的东西,要改变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老先生要拖家带口,年轻人要辞别父母,到陌生的、艰苦的地方生活和工作。当时西安条件还很艰苦。有时候食堂没有面粉了,年轻教师就去面粉厂把面粉背回来。夏收时节,老师们到临潼割麦子,晚上睡的席子上有很多跳蚤,一夜下来身上都是红块块。这些困难,大家都克服了。

西迁期间,交大没有因为迁校推迟一天开学、耽误一门课程。当时在我们心中,“课比天大,教学优先”。大家不觉得生活苦,共同的心愿就是要把迁校这件事办好,把交大的牌子传承好,要在西部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回顾这60年的经历,看到学校的发展和变化,我十分振奋。我相信交大人一定会在陕西的建设中作出更大的贡献,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附原文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80208/html/page_01_content_008.htm

文字:陕西日报记者 吕扬
编辑:力 行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