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交”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宣传 > 媒体聚“交” > 正文

【三秦都市报】一附院:学科建设凸显医疗优势创新技术服务百姓健康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时间:2014-11-24 10:19:35 作者:陈锐 杨涛 孙丽萍 卫杰 点击:

    “没有一流的技术,就没有一流的学科;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医院”,作为西北医疗卫生事业的引领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将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围绕着学科建设工作,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和规划,确定了医院的近期和远期目标,采取了一系列平台建设措施和人才培养计划,以国家重点学科及正在建设的14个临床重点专科为主要对象,引领和带动医院各学科前行的步伐。

    新的学科建设理念和措施如源头活水,各学科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学科交流和开展创新医疗技术等各种形式扩大学科的影响力,成效凸显。近期,西安交大一附院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医疗技术和研究,不仅增强了学科前进的动力,不少疑难危重患者得以成功救治,同时也降低了医疗费用,使交大一附院成为患者真正信赖的西北名院。

 

    妇产科首创“直肠阴道瘘磁压榨闭合修补术”

    2014年7月,妇产科邹余粮教授团队开展的世界首例“直肠阴道瘘磁压榨闭合修补术”应用于临床并获成功,一位38岁的女性患者成为“磁压榨技术治疗直肠阴道瘘”的首个受益人。

    直肠阴道瘘是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之间形成的病理性通道,表现为阴道内常有气体、脓液、粪便排出,长期反复阴道内感染可导致会阴处刺痒、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手术创造性地通过一对特殊形状的磁体对直肠阴道瘘实现了简单、无缝线化闭合修补,效果显著,解决了传统治疗操作繁杂、创伤明显、容易复发的临床难题。

    这项创新项目的开展,得益于该院“普通外科若干关键技术创新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拓展磁外科创新技术应用。该团队从2003年开始致力于磁外科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在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金的支持下,近几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关创新技术被用于微创狭窄胆道疏通、腹腔镜下无缝线化胆肠、胰肠吻合等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肝胆病院多项创新技术成为战胜疾病的“利器”

    成功实施国内首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支架逆行TIPS术后再成形术”

    患者是一位36岁的女性,患乙肝病史10余年,3年前反复出现呕血及黑便,曾行内镜下胃底静脉粘堵术,术后仍间断出现呕血及黑便。一月前患者病情复发,复查超声提示TIPS支架血流通畅,但流速较前明显减少。医务人员考虑系TIPS术后支架分流量减小及门脉压力逐年升高所致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出血。

    针对患者病情,薛挥教授及其介入组成员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为患者实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支架逆行TIPS术后再成形术。术后,患者脾静脉造影显示曲张静脉基本消失,支架血流通畅,获得成功。在医务人员的悉心治疗护理下,患者目前已痊愈出院。

    成功实施“全腹腔镜下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近日,肝胆外科胰腺病区仵正副主任医师等医务人员成功为一位十二指肠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了“全腹腔镜下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9天顺利出院。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壶腹周围肿瘤的首选方法,也是肝胆外科手术时间长、操作复杂、最具风险性的标志性手术之一。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标志着该院肝胆外科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水平引领着微创治疗新趋势。

    目前,腹腔镜下复杂肝胆胰手术,如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及半肝切除、腹腔镜下胆肠吻合术、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下脾切除及门奇静脉断流术、腹腔镜下特殊部位肝脏肿瘤射频毁损术等,均已成为肝胆外科常规开展的手术。

    成功开展西北地区首例“复杂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切除术”

    11月5日,肝胆外科在心外科、肾移植科、麻醉科、手术室的协作下,成功实施了西北首例“巨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切除术”。

    患者是一位56岁的男性,因体检时发现腹部肿瘤入住肝胆外科,诊断高度怀疑患者是下腔静脉肿瘤。经肝胆外科、心外科、肾移植科等多位专家会诊商讨后,组成手术团队,为患者成功完成了肿瘤的切除及所有血管重建,术后病理诊断为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

    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是一种起源于静脉壁平滑肌的恶性肿瘤,该病十分罕见。由于患者肿瘤体积巨大,侵犯双侧肾静脉,为手术切除带来很大困难,在多学科的共同协作下,通过肾静脉重建保留了双侧肾脏,在肿瘤得到根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血管病院心内科治疗房颤有妙招

    11月6日,张玉顺教授团队完成西北首例“左心耳封堵术”。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创新术式。它通过导管将一个镍钛合金的左心耳封堵器安置在左心耳开口部位,达到封闭左心耳,预防左心耳内血栓脱落引起的血栓栓塞,从而避免缺血性脑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发生。由于其采用微创技术,术后当日患者即可起床活动,并发症少,而且手术时间较短,对于老年人或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来说疗效安全可靠。

    左心耳封堵术能消除房颤患者对于长期抗凝治疗的依赖,避免了患者因抗凝药物所产生的不耐受、出血事件和依从性等问题,也为对抗凝药物具有禁忌症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11月7日,孙超峰团队首次完成西北地区两例“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

    由于房颤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不能根治且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大,传统的非药物治疗房颤的手段主要是导管射频消融术。该院于2007年开展了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在西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手术属于微创介入治疗,相比导管射频消融术具有更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等优势,不仅缩短手术时间,而且手术过程一般不需要麻醉,无明显痛苦,患者耐受性好。

 

    心血管病院心外科一线生机永不放弃

    成功救治“纸片人”

    患者今年43岁,心脏巨大,五年来,病情日益加重,已形成心源性恶液质,导致160公分的身高,而体重仅有30公斤,病情折磨得患者瘦成了“纸片人”。

    针对患者极其严重的病情,心外科医务人员给予纠正心衰、改善心功能等积极治疗,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决定为患者实施手术换瓣、左右心房减容和房缺修补。9月11日,在麻醉科及手术室的配合下,医务人员为患者修补了巨大房缺,置换了二尖瓣及三尖瓣,折叠了极其巨大和变形的左、右心房。手术历时四个多小时,患者心脏成功复跳。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管理和护理下,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为老年患者切除巨大室壁瘤

    62岁的张大爷12年前就患上冠心病,并做了介入支架手术。近日,由于胸闷气短,在心外科就诊时,经仔细检查,发现曾经做过的支架已经完全闭塞,造影显示,左室巨大室壁瘤,患者情况非常危险。

    室壁瘤是冠心病梗死部位心肌组织逐渐被纤维瘢痕组织所取代,从而失去正常收缩能力,在心脏收缩和心腔压力作用下纤维化部位组织变薄,向外膨出(反常运动),危险性极大。

    11月5日,心外科医生与麻醉科医生、体外循环灌注师等多方合作,成功为患者切除了室壁瘤,并重新为冠状动脉搭了血管桥,让患者的冠脉畅通无阻。

 

    骨科微创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

    微创治疗“双侧臀肌筋膜挛缩症”效果好

    近日,骨科邱裕生主任、尹战海副主任医师等在关节镜下完成微创双侧臀肌筋膜挛缩症松解手术,为一位22岁的患者解除了多年的病痛,手术效果满意。

    患者年幼时因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常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当时因采用臀肌内注射青霉素,导致注射部位臀肌组织,甚至周围筋膜发生变性坏死而致纤维化。患者在成年时不能跷“二郎腿”,不能跑快,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功能。

    骨科积极开展关节镜微创治疗,摈弃了传统手术的缺点,具有创伤小、伤口美观、恢复快的特点。患者术后第2天即可并膝下蹲;术后1月复查时可见伤口微小,效果良好。

    成功开展“膝关节骨软骨移植修复手术”

    近日,骨科成功实施膝关节骨软骨移植修复手术,为膝关节疾病的患者解除了病痛,手术效果良好。

    患者是一位19岁的学生,在宿舍不慎从床梯上摔下,右膝疼痛、肿胀,无法行走。前期治疗后,仍自觉右膝发软,有交锁感而无法行走。慕名来到该院骨科,被诊断为“右膝髌骨脱位,膝内侧支持带撕裂,髌骨骨软骨损伤”。经过实施了“右膝内侧支持带修复,髌骨骨软骨移植修复手术”,术后在理疗科医护人员的共同悉心指导下完成康复训练,现患者右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手术效果显著。

    骨科开展的膝关节镜手术的该术式具有切口小、美观,术后康复快的优点,代表着膝关节疾病治疗的发展趋势。

 

    神经外科创新手术清除颅内“炸弹”

    10月25日,神经外科成功将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经股动脉插管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封堵术与经典的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巧妙结合,为一位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巨大动脉瘤患者实施了开颅夹闭手术,并成功切除了患者颅内的“不定时炸弹”。

    该患者63岁,在甘肃诊断为颅内巨大动脉瘤,入院后,神经外科通过进一步检查发现该动脉瘤位于左侧颈内动脉床突段,且已压迫视神经导致患者失明。经过多科室的紧密配合,历时5个小时,成功为患者实施了手术。

    DSA杂交手术室是该院在省内率先建立的多学科联合治疗复杂疾病的治疗单元,在治疗复杂脑血管疾病方面,大大降低手术风险,降低病人围手术期死亡率。该手术的开展标志着该院开辟了新的动脉瘤杂交手术模式。

 

    肿瘤病院肿瘤外科

    成功实施“全腔镜双镜联合胃癌创新性根治术”

    近日,胃肠肿瘤外科常东明教授、夏鹏副教授等成功为一位胃癌患者实施全腔镜双镜联合(腹腔镜、胃镜)的创新性胃癌根治术。

    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而国内目前主要开展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为主的微创治疗,减小了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肿瘤外科此次开展的这例手术则进一步减小了手术损伤,并利用胃镜术中定位,精准规划手术切除范围。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发生少,全周期花费少,标志着肿瘤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水平代表了西北甚至国内领先水平。

 

    肾脏病院肾内科

    开展首例“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

    近日,肾内科吕晶副教授联合肝胆外科、麻醉科成功开展了肾内科首例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术后患者病情平稳,腹膜透析治疗进行顺利。

    55岁的患者惠某,一年前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慢性肾炎、慢性肾脏病5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吕晶副教授等医务人员通过仔细分析病情,提出采用腹腔镜微创方法进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取代传统开腹手术方式。11月6日,吕晶副教授等医师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术后,患者的腹膜透析管引流通畅,术后无并发症。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和普及,在直视下将腹膜透析管安置到位避免管路移位,提高腹膜透析置管成功率方面比传统开腹手术方式有明显优势。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医院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方面的空白。

    近期,交大一附院涌现出的大批创新医疗技术,一方面得益于雄厚的综合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归结于医院近60年优秀的文化传承。在新的院领导班子积极鼓励、带动下,依托于学科建设的新思路、新理念,创新文化展示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随着医院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大批新的医疗技术将会大幅度的显现,最终为西安交大一附院早日实现“国家区域性医疗中心”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奋斗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陈锐杨涛孙丽萍卫杰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