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声中,小彤闭着眼睛,猫着腰,一手拽着栏杆,一手攥着拳,右脚刚挨在钢铁桥面上,瞬间缩了回来。她又试探着踏在桥面上,缓缓向前走。
“桥不是软的,是硬的啊。”走到第5步时,她睁开眼睛,犹豫着跺了跺桥面,扎着粉色头花的马尾辫甩了起来。她瞪大眼睛,速度也越来越快。在8月一个烈日炙烤的下午,这个8岁的小姑娘,沿着桥面往返10多趟。
小彤生活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雪山镇谢家村,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从桥上走过。15米宽的双河,横在她上学的必经之路上。可谢家村前面这条在夏天“能淹过妈妈头”的河流,自古没有桥。直到3天前,一支由80名学生组成的“无止桥”施工队抵达谢家村,这个近4000人的村子,才结束了无桥的历史。
80名学生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香港几所中学,多数有土木工程、建筑学等专业背景。在一家基金会的支持下,他们计划用6天时间为谢家村建两座桥,桥梁地基部分已于7月完成。此前,经住建部门审批,这家基金会已支持3000名内地和香港学生顺利完成41个建桥项目。
8月15日,“无止桥”施工队抵达选定的猫耳菇桥址。西安交通大学大四学生李宇航冲在队伍的前面。这名建筑专业的大四学生,抄起一把丁字钩,麻利地将一段40厘米长的铁丝中间对折,把两块一平方米的铁丝网连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立方体网箱。5个填满石头的网箱连成一个桥墩,架上主梁和桥面板就能组成一座网箱桥。这是“无止桥”团队最常使用的桥梁设计方案,施工门槛较低,所有人都可以操作,即使遇到洪水把桥冲到下游,村民也能“捡回来重装”。
其他人依葫芦画瓢。香港中学生张焯峰完成网箱编织后,穿着雨靴站在河里,手里的石头几乎接近他四分之一体重。这块20多斤重的石头,在14人组成的人桥间传递着。填满组成桥墩的15个网箱,大约需要40吨石块。6个小时后,他们手中的石头从胸前下移至膝盖,除了“重”、“超重”的提示语外,几乎听不到任何人讲话。阵雨不时而来,也没人避雨。接近黄昏,猫耳菇水面上多了3个桥墩。27人的团队一共搬了15立方米、约40吨重的石块。
劳动过后,有的男生脱掉T恤,双手一拧,挤出水来。不少人的脚因长时间泡在水里发白膨胀。在人均搬1.5吨石块的劳动强度下,他们端着饭盒的手不住抖动着,睡觉时因为胳膊疼辗转难眠。
“修一座桥太迫切了。”李宇航感慨道。中午打饭时,他才体会到参与过修桥的学长口中“胳膊连饭盒也举不起来是啥滋味”。
这是他第3次造访谢家村。去年冬天,他和团队成员受基金会委托赴贵州寻找桥址,根据当地人提供的线索,第一次走进谢家村。那时他发现,即使在冬天,双河的水量依然充足,这里的小学生踩着石头过河时,常常打湿鞋,一整天也捂不干。他还听说,这条河曾夺走6人的生命。今年7月,他第二次到双河进行基础施工时,河水几秒内从小腿飙升至一人多高。他被困在河对岸4个小时,最后借助施工用的挖掘机才得以渡河。
村里也吃了没有桥的亏。这个拥有肥沃的黑土和黄壤土的村庄,被贫困围得死死的,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果子不敢摘、玉米不敢割,一涨水就背不出去。”一位村民蹲在自家的菜地,看着腐烂的白菜叹气。
“抓发展就要抓项目,抓项目就要抓投资”的宣传标语顺着山路延伸到村里。曾有几名种植魔芋的商人相中了这个地儿,却在返程时遭遇大水困在河对岸,投资也随之“泡汤了”。
猫耳菇是谢家村通往雪山镇赶集的一道关卡。几年前,一名女子过河赶集遭遇河水上涨,人没了,只剩背篓里红辣椒漂浮在河面上。还有一年,两名正在河里玩的孩子被悄无声息的洪水卷走。就在施工队修桥的第一天,一位50岁左右的妇女过河时,一打滑坐进了水里,背着的一筐苹果滚得到处都是。还有一对年轻夫妇,摩托车在河中央熄火了。
“几百年都造不起桥,学生还能造?”听说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来修桥,有村民摇摇头,“简直是天方夜谭。”这一天,没有村民出面帮忙。他们戴着草帽,钻在田地里忙活。玉米、烤烟都在这个季节迎来收获。
然而“学生娃来修桥”的消息就像一滴水溅进油锅里,迅速炸开了。这天晚饭时,村民吴应亮和家人议论起这件“村里的大事”。“这桥修进了村民心里啊,学生娃没力气都在忙活,咱庄稼人有啥理由不出力。”他拍了一下桌子,撸起袖子。
他家就住在离猫耳菇桥点500米的地方。只要头一天下雨,次日一早,吴应亮就会默不作声地出去“摆石头”。他一直渴望能在河上修一座桥,可村里根本没有这个财力拿出20多万元来。他能做的,只是把冲到下游的大石头再一块一块捡回来,拼成桥供老人孩子过河。一年里,他平均要搬15次。
第二天一早,80名学生从小学教室的地铺上起来,就开始忙活。吴应亮不动声色加入施工队伍。附近庄稼地里的村民看到吴应亮跳进河里干活,也撂下手里的农活,取来铁锨、扳手,有人把自家几十年的掉了漆的工具都扛了出来。
到了下午,这个由村民自发组成的修桥队已经增至10多人,甚至有70多岁的老人。
在昆明打工的吴军祥这些天回来收烤烟,看到小叔吴应亮泡在河里,连脚上的皮鞋也来不及换就跳下水。有了村民的加入,原本要半小时左右才能填满的一立方米网箱,不到10分钟就搞定了。
在30摄氏度的气温中,这个大山里的第一座桥,终于有了最初的摸样。
直到傍晚,爸爸吴军祥湿漉漉回到家,小彤才知道,有一群大哥哥大姐姐在修桥。从她懂事起,她就被告诫“绝不能靠近河”。即使上学,也是在大人的护送下过河。得知修桥的消息,她央求妈妈去看看。
8月17日下午,小彤第一次出现在施工现场。就在她过河上学要踩的那些大石头旁,架起了一座“银色的桥”。28米长、一米宽的钢架横在3个桥墩上。
施工队正把银色的桥板抬上横梁。隔壁78岁的五保户爷爷,踩着一双破布鞋,执意冲进抬桥面板的队伍。“建这桥我等了快80年,都别拦我。”他挥舞着拐杖,把几位上前顶替的学生赶了回去。
45块桥面板被一一抬上横梁,一位女生摘下手套,露出手掌磨出的几个水泡。“第一次用铁锨、扳手、电钻,都是向村民现学的。”
“很多土办法很管用。”一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向身边的村民竖起大拇指。他在用水平仪测量时,村民自制的铅锤线让他“更敬佩民间智慧”。
小彤身边,坐着一群14岁少年。他们围着一块桥面板,比试着力气。“很坚固。”有人挥拳敲了一下,疼得嗷嗷叫。几个少年指着桥延伸的方向讨论着“要去当兵”、“要去县里读书”,未来的可能性顺着夕阳下的桥面铺展开来。
她也想摸摸这座桥。但最终,她只是进河里,伸手轻轻拍了拍桥墩。
这天收工后,桥已经成为村民议论的中心,继续“延伸”着。
“桥建好了,娃娃上学都安全了,农货也能送过河。”51岁的吴应亮甩掉汗湿的衫子,用筷子敲了一下酒杯,示意灶台旁的妻子弄几个下酒菜。
“没多难嘛。”坐在他身旁的五保户老人清了清嗓子。“学生能修,咱也能学”。
起初认为修桥是“天方夜谭”的村民,讨论起“为村里干点啥”。因为“桥修进了人心里,外人都来帮我们,咱也要做点贡献”。
关于桥的讨论,也延伸至2.5公里外施工队的住地双河小学里。
一位从没离开过大城市的女生想象中的农村“只有贫穷落后”。但在这里,这座桥把她和许多“善良的、努力改变生活的村民”连在了一起。往返桥点的路上,总有骑着摩托车、开着拖拉机的村民主动停下,执意载他们一程。
厨房里,没有留名的村民扛来用化肥袋装着的满满一袋玉米。通过修桥,有人觉得“能做一些踏踏实实的事,不再是乡村的旁观者”。
在那些参与修桥的黝黑汉子的脸上,张焯峰找到了“打动人心的笑容”。泡在水里一起劳动流汗的时光“像架起了一座桥”,让生活在香港的他能直抵这些庄稼人的内心,“更尊重体力劳动者”。
小彤守在爸爸身边,听着大人碰杯的声响,决定“谁送了桥给我们,我一定要送给他们一样礼物”。第二天,她在已经安装好扶手的桥上来来回回走了10多趟后,就爬上桥对面的小山,用裙子兜回来一些野梨,分给正在桥上忙碌的哥哥姐姐。
接到小彤递过来的野梨时,西安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陈旭辉正拧上最后一个螺栓。实习时,即使见证过摩天大楼封顶,对他来说“也只是一个工程”。但这一次,才让他真正有了“专业带来的成就感”。在宿舍完善设计图时,那些摇晃着踩着石头过河的孩子和老人总出现在他眼前。施工现场,村民来来往往,在难懂的方言里,他听清了最后三个字:幸福桥。
小彤蹭到李宇航身边,拽拽他的衣角,说“哥哥,谢谢你送给我们这么好的桥”。李宇航的目光停留在小彤粉色的鞋子上。他确定,“很多双这样的小脚,今年冬天再不会被河水打湿”。
从调研到基础施工,再到这次的主体施工,学生们忙活了8个月。8月19日,建在谢家村的两座桥竣工了。“无止桥”三个字刻在桥碑上,寓意“连接两岸、连接人心的桥不断延伸下去,心无尽、桥无止”。
邻村村民赶来,喘着气坐在刚刚完工的桥上,向施工队反映“还有桥没修哩,我们村更需要桥”。
桥对岸的果园里,苹果树开始挂果。“这桥通了,秋天果子能卖个好价钱吧?”一位果农指指去镇上的方向,咧着嘴笑了。
建在猫耳菇的那座桥上,一个正在学步的小女孩在桥中间停住。一位老人站在她身后,伸出手臂护着她。“别怕,爷爷也没走过,以后咱们有桥了。”
谢家村村民爬上桥对面的小山,燃起两挂鞭炮。一些村民商量着凑钱杀1只羊、10只鸡,“犒劳这些辛苦的娃娃”。
小彤率领着几个孩子,手里搂着一大捆漫山遍野采来的紫色小雏菊跑上桥,分给造桥的哥哥姐姐。关于这件礼物,她想了整整3天,采了近2个小时。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9月30日 09 版)
文章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16-09/30/nw.D110000zgqnb_20160930_2-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