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交通大学一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上海西迁至西安,献身于大西北建设,用青春和梦想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西安交大人接过西迁精神薪火,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爱国奋斗的感人故事。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就是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奋斗、无怨无悔的先进典范。
从今天起,本台播发系列报道《西迁精神新传人---记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今天请听第一集《在西迁精神的激励下奋勇前行》
1995年,距离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过去三年,中国经济正迎来一场足以改变国家面貌的高速发展;此时在大洋彼岸,不到40岁的管晓宏博士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在美国PG&E公司的高薪职位,回国到西安交通大学任教。
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管晓宏:“我如果不回国的话,我的工资能有10万美金,我回来了我的讲师工资一个月只有300块。但是我是觉得国内的改革开放的机会,它焕发出来的经济上的活力,还有我们的前景是非常非常好的。”
团队创建人、中科院院士管晓宏(摄影 贺桐)
回国后,管晓宏在中国系统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胡保生,以及孙国基等交大西迁前辈的帮助下,于1996年组建起西安交大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管晓宏回忆,团队初创时条件艰辛,拥有的第一间实验室还是在学校里“淘”来的。
管晓宏:“我们开始的时候就是30平米。我发现那房间长期的锁着,没人开,在这里堆了一堆的设备。然后跟人家去协商之后,把这个设备我们给他找地方放起来,我领着我们的同学年轻教师去搬设备,人家另外学院的实验人员还以为我是民工头呢。就这一间房,就是从那开始起家的。”
团队最早的成员之一、西安交通大学高级工程师陶敬:“那个房间我记忆犹新,每个人坐的位置就是个鸽子笼。大家一个人挨着一个人,条件非常非常艰苦。但是管老师就说是,那既然来了,就好好地拼搏一把,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你就往上直接做,我们就这么小的房间里也绝对能做出一些世界级的成果。”
在管晓宏的学生翟桥柱看来,与硬件的落后相比,当时更大的困难在于缺乏开展科研所必要的软件条件,尤其是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料。当时,团队经常需要到图书馆查阅最新的科研学术成果,耗费时间精力不说,往往找到的文献资料至少是一年之前的。
为了让团队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学术前沿成果和最新动态,作为团队领头人的管晓宏想尽了一切办法。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翟桥柱:“管老师利用出国去交流的机会,开学术会议这些机会, 他每次回来以后会给我们讲很多最新的动态,包括讲一些文章,他在国外看到的一些论文,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及时了解。”
2005年,国家“863”计划项目成果验收,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向专家组报告“集成化网络安全防卫系统功能”的研究成果,可团队连演示需要的电子大屏都没有,而是将实验室的一面墙派上了用场。
西安交通大学高级工程师陶敬:“就是普通的白墙,用A4纸打上1、2、3、4,1号屏、2号屏、3号屏、4号屏,然后就拿键盘鼠标加一个普通的投影仪在那给人展示。后面坐了一排的专家,包括著名的方滨兴院士,然后最后我们那个成果演示的效果非常好。当时给我的科研感受就是实事求是,就是再艰苦的条件下,也一定能做出好的成果。”
以墙作屏演示科研项目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多年来,西安交大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先后主持“973”、“863”等国家级项目17项,获国家、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8项,解决了网络化系统工程诸多“卡脖子”技术难题,在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和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过往,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管晓宏说,“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是西安交大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不断取得新成绩的精神动力。
管晓宏:“我们今后还会继续沿着这条路,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
报道链接:http://toutiao.cnwest.com/sxtt/share/news/2019/02/19/content_780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