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总结改革开放40周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实践经验,12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同济大学联合举办以“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回顾与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西安交通大学席光副校长应邀参加会议并作主题报告。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教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上海政协副主席周汉军教授,以及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50余所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领导、嘉宾近百人参会。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贾毅华、副处长梅红参会交流。

席光副校长以“新时代高校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使命与担当”为题作了主题发言,分析了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历史发展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形成过程、取得的主要成就,探讨了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哲学社会学科发展的显著特点,重点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方面统筹布局、服务国家战略、完善分类评价、深化机构改革等方面开展的改革探索。参会代表围绕改革开放40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过程中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历程进行了交流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教授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也有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贡献。衡量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原创性,一是要有主动设置议题的能力,二是要有标识性概念。通过设定引领性议题、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中国话语并引导国际学术前沿。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教授用“三、六、四、五”高度概括了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特点、方式、保障机制、基本原则,并指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第二阶段,我国需要更加灵活运用这套改革开放进程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使中国在富起来的基础上更快强起来。上海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教授指出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尤其是对外贸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应当通过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尽早、尽快为国家的相关谈判献计出力,发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和声音,在国际规则改革中留下我们的印记。
会后,席光副校长带队走访同济大学管理高等研究院、经管学院等单位,针对文科科研管理、哲学社会科学高端智库人才培养、文科高等研究院建设等议题进行深入调研,围绕如何进一步扩大学校文科科研影响力等工作进行充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