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大新闻 > 正文

【西安日报整版】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新传人: 爱国奋斗 建功立业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时间:2018-10-29 11:19:00 作者: 点击:

靳国瑞:砥砺奋进 探寻生命的意义

从办公室推门进去,靳国瑞停下手中的工作,热情地邀请记者落座,笑容中是一份稳重、自信与成熟。作为第四届西安交通大学“十大学术新人”之一,2015年来到交大至今,靳国瑞已经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成绩斐然。

因兴趣转身

“我本科学的是焊接专业,读博的时候转到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谈到自己的求学经历,现任职于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的靳国瑞颇有感想。之所以后来转变了研究方向,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发现个人更喜欢做一些前沿交叉研究。“在大二的时候,我有幸参加了戴志飞教授主讲的一门关于纳米技术的创新研究课,那时候开始就对纳米技术提高人类健康这一块感兴趣了。”

本科毕业后靳国瑞并没有选择就业,而是选择到新加坡继续深造。靳国瑞于2009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西拉姆(Seeram Ramakrishna)教授,从事纳米生物复合材料、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加工和表面功能化的研究。

该研究属于前沿交叉领域,涉及材料学、生物学、组织工程学等多个学科。“最大的难点是什么也不懂,不同学科对同一概念的理解也会不同,完全从零开始。”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靳国瑞开始认真学习各种相关知识,想尽一切办法收集相关文献、期刊、杂志、书籍,有时为了搜集实验素材,常常在实验室呆到深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4年的博士求学生涯让靳国瑞“脱胎换骨”,他全面系统地了解了材料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学等各方面知识,靳国瑞顺利地完成了求学期间的科研任务,于2013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因博士期间成绩优异,同年受聘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材料研究与工程所,在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刘斌教授团队中从事博士后研究。

刘教授的研究领域为有机电子与纳米技术,具体包括基于水溶性共轭高分子化学与生物传感器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以及分子影像探针制备。靳国瑞在刘教授的指导下,针对移植后的干细胞“不见了”的问题,设计并制备了具有高稳定性的纳米荧光探针标记干细胞,“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干细胞在体内的分布、移动、分化等活动规律,而且明确了干细胞促进受损皮肤再生的机理,对干细胞治疗组织损伤的理论和技术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刘斌教授评价道。

虽然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很好,但靳国瑞内心一直希望回到国内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国家对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人才和成果越来越重视,而且我希望在自己最具创造力的时期多为祖国做些贡献。”凭着一份科研为国的初心,2015年,靳国瑞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扎根西部,就职于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

向困难宣战

科研成果的取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

国外读博期间的靳国瑞面临不少问题。首先是语言方面的不适应,专业词汇又多又繁杂,加之导师是个印度裔新加坡人,英语有一些口音,交流难度增加不少。为此,靳国瑞每天记录专业词汇,主动和老师及组里的同学们沟通,并逐渐适应了团队的节奏。除了语言问题,科研方面也并非一帆风顺。刚起步阶段进展很慢,导致有些任务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心里自然是挺着急的,但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静下心来分析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一遍遍尝试,不断优化方案,最终取得了可喜成果。”回忆起当时科研的情景,靳国瑞笑着说。

“回国工作初期,实验平台刚刚开始搭建,很多设备不够完善。”靳国瑞谈道,他的项目对实验环境的要求很高,实验环境的改变及实验原材料的不同导致实验初期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有时设备还不在学校,每次使用都要在市内往返,相对比较麻烦。

“我在新加坡做了4年的静电纺丝,刚回国的时候按照原有的参数去做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纳米纤维结构,制备的薄膜也变得十分易碎。这曾经让我很沮丧,甚至怀疑国外4年的学习为什么回国之后就好像突然归零了。”面对这个问题,靳国瑞仔细分析原因,最终发现了湿度对实验材料的影响。“我们调整参数,增加纺丝环境下的湿度,最终得到了形貌较好的纳米纤维支架。”

类似这样的问题,靳国瑞在科研过程中经常遇到,但是他却始终在坚守,为了一份初心,也为了一个梦想。他谈到,做实验需要的是团队的力量,“如果没有合作,那么单枪匹马很难成功。”

与学生同乐

入职交大后,“科研工作者”“授课教师”和“班主任”这三个词贯穿了靳国瑞的工作生活。他坦言,相对于教学这一项全新的工作,科研对他来说更得心应手,“刚开始需要不断积累经验。”

靳国瑞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除了日常的课堂交流之外,他经常要求同学们主动学习高水平文献,并把学生聚到一起进行文献分享。“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创新点是什么,随后要做到可以用自己的话去描述文章中每幅图想要表达的意图是什么,最后要总结一下这篇文献有哪些地方是可以借鉴的,又存在哪些不足,有哪些可能的改进措施。”分享中,为了营造轻松的学术气氛,他常常把零食和水果摆上研讨桌,希望学生们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吸取学术营养。“搞学术不能死板,而是要想办法充分激发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在国外,我们会主动活跃气氛,这的确值得借鉴。”

“当然,师生之间只有通过不断磨合,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靳国瑞说,起初,习惯了国外授课时间的他忽略了研究生在白天也要上课的情况,因此常常发现有些布置下去的任务学生没有很好地完成。“后来我与学生们进行了沟通,才发现了一些误会。后来,我便给他们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成效十分明显。”

生活中有爱心、工作中有耐心、事业上有恒心是学生对靳国瑞的评价。黎文芳是生命学院研一的学生,也是靳国瑞的研究生。谈到这位只比自己大几岁的导师,她说:“同学生病了,靳老师会亲自探望;课题中遇到难处,靳老师会悉心指导。他始终在科研攻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是我们的榜样。”

“科研是几代人长期的共同努力,可以说是个传承的过程,我很希望把自己掌握的前沿信息传递给学生。”靳国瑞时常会在授课时给学生介绍一些学术前沿的案例,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希望他们能真正喜爱自己的研究方向,把科研中的坚守传承下去,不断奋斗。”

刘汕:我的“初心”在科研

“南有嘉鱼,丞然汕汕”。汕字,说文解字为群鱼游水的样子。人如其名,刘汕,这位刚刚获得2017年度西安交通大学十大学术新人之一的年轻教授,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领域正如鱼得水般游得尽兴、自如。

刘汕拥有众多身份,他是西安交大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计算机模拟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还是7个国际期刊的执行主编、副编辑、客座主编和编委。高校任教之前,他在企业工作,三年从工程师做到商务经理;科研工作之外,他还是一位温柔奶爸、运动达人。多样的身份,丰富的经历,不变的却是一颗做科研的赤子初心。

从企业到高校 始终不变是初心

“博士毕业后,我选择去企业闯荡。”刘汕解释道,九年的学习让我对科研产生怀疑,我们所做研究是否是空中楼阁不接地气?这些研究应用于现实生活能不能发挥作用、产生成效?不去现实社会中亲自接触、体验,怎能做好深度研究。“我的初心一直在科研,选择先去企业磨练就是为了在广阔的实践中找到科研的落脚处与发力点。”

充实的工作经历,让刘汕寻得科研的现实意义所在。满载丰富的实践经验,他重新归来,从零开始。“一回到高校,我立即投身于科研工作中,一分钟都不想耽搁。”2012年,刘汕前往武汉大学任教,2015年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三年,刘汕从讲师到教授,从武汉一路向西向北方,扎根西安交大,至今又满三年。三个“三年”,三个人生的重要阶段,刘汕实现了完美蝶变。

“为什么选择来到西安交大?”刘汕回答,“交大管理学研究水平高,科研氛围好。更重要的是,我能够感受学校及学院对个人发展的关注,他们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让我能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研究核心在于变“风险”为“价值”

刘汕主要从事信息系统与管理方面的研究,研究包括IT项目风险管理、企业IT能力构建以及数据驱动IT管理决策等。提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刘汕瞬间打开了话匣子,“我深深热爱着自己的研究,它发展变化之快速、转变思路之迅猛,都促使我不断挖掘新的研究内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变风险为机会,再用机会创造价值,这是我不同于别人的研究视角。”刘汕说道。IT项目是有风险的,近十年的数据表明,IT领域项目的成功率仅为30%,其余的70%都面临失败。风险是负面的,一般来说,大家都会思考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但刘汕却创造性地提出,“风险并不一定都是负面、需要对抗的,通过疏导利用,风险可能转化为价值”。他进一步阐释,拿企业外部竞争风险来说,“对抗”是无用的,应该多采取“非正式控制”的方法,激励员工更好地完成项目,而不是一味规避风险。

刘汕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立足本土化。具体来说,一是研究主要使用中国本土的数据;二是基于本土的文化比较研究。谈及自己的研究,刘汕表示,不同于国外,我们在做研究时聚焦于本土的基本国情及文化环境,比如:“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人情文化”等特点,这些特性使我们的研究充满“中国特色”。

科研让我“竭尽全力、尝试创新”

刘汕深耕于科学研究领域,同时也收获了赫赫成果。近年来,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4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SSCI期刊论文30余篇,入选ESI热点论文2篇和高被引论文9篇。这些论文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刘汕以独立作者身份在运营管理和管理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该论文引用次数达50余次,是ESI引用前千分之一的热点论文。

那次顶级期刊论文的投稿经历让刘汕记忆犹新,他遇到科研历程中最大的一个挑战——审稿人提出的研究方法“从未见过”。那时的刘汕内心充满矛盾与煎熬,面对自己的“空白领域”到底该如何突破?要不要放弃?要不要加入其他的合作者帮忙?这些问题在头脑中一遍遍走过。

“拼一把吧!”刘汕对自己说,他开始尝试独立解决这些难题。去学习、去请教、去查找、想尽办法,竭尽全力,15天时间,刘汕重新理清思路,学习新的研究方法。国内找不到,就将范围扩大到全球寻找,历经千辛万苦,他联系到一位掌握研究方法的英国科学家。发送邮件、诚心请教、反复尝试、攻坚克难,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2015年3月10日,承载了汗水与压力的文章被正式发表,就在那天,孩子刚好出生,沉浸在双重喜悦中的刘汕脸上满是幸福。经过那次改稿后,刘汕笑称,再也没有改不出的论文了。

“做科研永远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有时候会面对不同审稿人给的方法、意见,有时候会面临被拒稿的失落,更多时候是面对一次次推翻与挫折。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拥有一股不畏艰难的韧劲以及‘坚持再坚持一下’的不服输精神。”刘汕说道。

做得“最好的”一定是“坚持最久的”

“在短时间内获得这样的成果,您有什么秘诀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刘汕回答,非要说秘诀,大概就是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且持之以恒。做得最好的人不是现在成果最多的人,而是坚持最久的人。

刘汕认为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学会时间管理。如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个解决,每天都保证一定量的科研时间。一个研究者,最怕不能投入大量时间静心做研究。想把科研做好,除了勤奋没有捷径。“我要感谢家庭给予我的全力支持,感谢学校学院给我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更要感谢学院那一批甘为人梯,不求回报的老教授们。”刘汕感动道,“交大的西迁精神在管理学院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给我们留下了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目前,刘汕还在积极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团队由校外合作导师、校内老师以及硕博研究生共同组成。以大数据与信息质量研究为中心,包括与经管、电商、医疗、能源、旅游、金融等其他领域的学科做交叉研究。“团队间的精诚合作,能够将所有力量凝聚在一起,发挥更大的效益和作用。”刘汕说。

最后,刘汕寄语青年学子:坚持一定有收获,转变才会有提升。他提出,做科研从来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决心;其次,未来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对世界发展规律的敏锐洞察,把握时机、转变思路很重要。

孙剑:努力做出有影响力的科研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大国向现代化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在于科技领先,因此科研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努力奋斗,助力国家科技水平提升。”西安交大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孙剑说。

从2003年被保送到西安交大,师从徐宗本院士攻读研究生,到如今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5载悠悠岁月,将当年那个青葱青涩的小伙,磨砺成了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青年骨干,这其中的辛劳和汗水,幸福和欢笑,也许只有孙剑自己知道。

“研究工作一定要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孙剑关注的是人工智能领域中一些基础算法方面的研究。在十几年前,人工智能可没现在这么火,孙剑选择这个方向,可以说“纯粹是自己的兴趣”。

凭着兴趣和热爱,十多年来,孙剑一直深耕在视觉信息处理这个交叉学科研究方向。他通过数学模型与算法设计,来为现实生活一些复杂图像处理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比如手机拍摄照片的清晰度达不到使用要求或者希望进一步处理分析照片,我们研究出的图像超分辨率、图像增强、图像识别算法等,就可有效满足相关需求。”孙剑说。

通过多年努力,孙剑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已经走在了前沿位置,并收获了累累硕果:相关学术成果发表于图像与机器学习领域高水平国际会议和期刊;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

但孙剑并不满足于这些成绩。“研究工作一定要有意义、有应用价值。”随着对视觉信息处理基本算法研究的深入,孙剑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将目光瞄准到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医学方向。

孙剑希望利用自己的研究,为人们的生命健康作出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经过深入了解,他认识到视觉处理算法在辅助医疗诊断方法的应用潜力。基于此,他结合之前的研究,将重点确定为利用大数据深度学习技术提高现有医学影像分析方法的性能。

通过基于模型驱动的深度学习算法设计,孙剑的研究有望将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时间缩短五分之四,为患者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大大提高诊断效率;同时将CT检查所需的剂量大幅降低,期望对患者身体的影响降至最低。

“西迁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西迁精神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奋斗情怀,也是留给我们交大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促进年青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这股精神力量,也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孙剑,践行在他日常点点滴滴的工作中。

他关注于解决应用问题的基础数学方法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在有的人看来,往往意味着日复一日的枯燥与无趣。但孙剑从来不惧,他内心坚定地认为,应用基础研究同样能有重大的应用效果和社会效益。“尽管我们关注的是基础的问题,但我从来不觉得是在坐冷板凳。我们做的东西非常前沿,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希望能够在几年或者几十年之后发挥效益。”说起这个,孙剑成就感满满。

他悉心指导学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研究前沿,孙剑会在确保自己精通该研究领域、明白其中的难点与关键点之后对学生进行指导。为了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孙剑与学生们共用一个办公室。有限的空间容纳了一位老师、三位学生、五张桌子、六台电脑,只为当学生产生灵感时,可以第一时间与他讨论。

每学期,孙剑都会挑选一本专业基础书作为阅读书目,在读书会上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他则根据前沿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打下坚实基础。“研究就是在许多路中寻找出正确的那一条,只有具备了敏锐的眼光,才能减少迷路的可能性。”

说起未来,孙剑的回答分外质朴:“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把科研做好,把人才培养和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履行好。”

原载于2018年10月29日西安日报6版

报道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newxarb/html/2018-10/29/content_353369.htm?div=-1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