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卫华,有色金属工业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有色冶金自动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复杂有色金属生产过程控制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研究,解决了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的典型冶炼过程及铝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关键技术问题。
桂卫华院士
知识自动化推动经济发展
1972年,桂卫华院士开始自动化专业的学习,经四十余载科研岁月的积淀,已在自动化领域取得许多重要成就。在他看来,知识自动化及工业运用是一项用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颠覆性技术,能够为相关行业带来一些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知识自动化系统将可能推进新的软件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升工业软件的技术水平。
他指出,当今社会,知识型工作基本上占到了压倒性的地位,它需要具备知识能力的人完成,并具有问题分析、精确判断、创新决策三大特征。随着社会发展,体力型劳动逐渐被自动化技术所替代。而通过知识型工作自动化,可以解决提高效率、提升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等问题。“有时候大家一谈到知识自动化,马上想到的是知识的获取、表示、推理与演化等,这只是一些基础研究。”桂卫华院士解释,我们所说的知识自动化系统,实际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自动化系统技术的结合,更注重其与对象和场景的密切结合,是在与应用对象和场景结合中间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有着自己的知识特点和特殊策略。
桂卫华院士表示,信息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先进机器人、知识工业自动化、物联网、云技术、自动驾驶汽车、下一代基因组学、储能技术等12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无时无刻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并对经济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在高新技术里面,我觉得信息技术是领头羊。我们所指的颠覆性技术,是指驱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它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就是要找到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从而抢占制高点。”
一流大学建设需要自然养成
1986年,桂卫华以优异的成绩被公派前往德国进修深造,作为访问学者在德国杜伊斯堡大学进行了两年的合作研究。他表示,国外的顶级技术能够真正对经济发展起到颠覆性作用,我国虽然在基础方面做得不错,但比起国外还是有差距。
在有关一流大学建设的问题上,桂卫华院士分享了他的思考。他认为,从研究角度上讲,我国的大学在世界上并不落后,但从技术角度上来看还有很多事情做得不好,过于强调任务和指标,这对一流大学的建设是一个制约。“建设一流大学用什么指标来判断?现在大多数老师拿论文做判断,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并不可行。”一流大学是自然而然地,不应单纯追求指标,在建设过程中应先参考其它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形成过程。
我们真正想建设什么?这是当今教育工作者应当深思的问题。他指出,建设一流大学需要通过师生长期努力共同形成一种氛围,上下求索,任重而道远。
科研要注重兴趣责任求实
有兴趣和责任,是桂卫华院士认为做好科研的必备要素。回忆起漫漫科研长路,他提起自己年轻时学习自动化专业,就是因为浓厚的兴趣。而在工作岗位上,则需要坚持把事情干好,有责任心。只有将自身兴趣和责任结合起来,才能做好事情,才能走得更远。
对于青年学子,桂卫华院士说他最想说的是“求实”,即“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人生路上应不怕困难,任何人只要做事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应鼓起勇气,凭着坚持不懈的精神与毅力克服困难,求真务实,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建树。
桂院士还谈到,西安交通大学作为国家重点高校,信息领域的研究在很多方面起着领军作用。他希望交大学子勤奋学习、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全国做出表率,带动更多的高校、更多的优秀青年一起投身于光辉而伟大的科学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