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一年一度的“优秀学生标兵”评选活动拉开序幕。2015-2016学年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优秀学生标兵”公开答辩评审会近日分别在主楼A103、B304、B203教室成功举办。
经过精心准备和严格选拔,各书院、学院共推选出了21名优秀本科生候选人、23位优秀硕士生候选人以及22位优秀博士生候选人参加本次公开答辩。每人5分钟个人陈述,并接受2分钟专家提问,通过展示个人成绩及成果来进行最后角逐。专家们不仅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量。评审会吸引了许多同学旁听,现场座无虚席,本科生组别更有很多同学站着听完了整场答辩,气氛十分热烈。

“见贤思齐,仰圭璋而有地;挥毫兴颂,镂琬琰之无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现场的优秀学子们在科研的领域里各有所长,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笃学求真、创造创新、追求卓越的良好品质,为广大学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本科生标兵公开答辩中,本科生标兵候选人不仅充分展示了个人的学业成绩,同时还从科研成果、社会活动、志愿服务等多个方面体现出了优秀的综合素质。来自文治书院机械36班的焦健鹏以“不止于机械”开启答辩,三年综合成绩高居机械专业第一的他,95分以上课程占到总课程的35%,还积极参加创业大赛,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国际一等奖,积极参与科研训练,作为队长带领队员设计出“面向物流的一体化自动包装机械”,获得国家级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省一等奖,申请发明创新型专利。另外,他还担任了书院学生会的副主席、文治体育俱乐部创始人,拥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经验,体现出全面的综合素质,目前已保送至清华大学金融学院。
来自彭康书院数试31班的杨金成同样是一名实力超强的“学霸”,大学三年中,获得7门满分和21门过95分的好成绩,除此之外,哥伦比亚大学数学学院和佐治亚理工数学学院的交流经历,更是让他见到了真正的国际学术大牛,开扩了眼界,坚定了自己的学术梦想。他曾和交大电信学院的谢涛和程向前两位老师共同出版了可视化程序设计教程,目前已成为国内一些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算法的教材。
来自启德书院临床23班的刘坤成怀揣着一颗医者之心,本科四年学分成绩及综合成绩均排名专业第一,也是年级唯一一名连续四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主持两项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实践创新基金(国家级与国家级候选),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两篇,曾为交大二附院康复科邀请的美国访问学者/康复治疗师Dr. David全程提供翻译工作,曾赴英国皇家医学会及全球顶级骨科医院The Robert Jones and Agnes Hunt Orthopaedic Hospital 学习交流。

在硕士生标兵公开答辩现场,23位优秀的硕士标兵候选人分别就自身科研工作、学术成果、社会活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汇报。来自能动学院硕5012班的宋东兴,在能源、化工及应用物理领域Int. J. Heat Mass Transfer 、Appl. Therm. Eng.、J Appl. Phys.、J Phys. D Appl. Phys.等期刊共发表SCI论文9篇,其中最具国际影响力杂志8篇,另有4篇SCI论文正在审核;就在几个月前,他刚刚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七届学术之星”,全校仅两名硕士生获此殊荣。来自医学部硕5057班的刘星含,将“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勇于创新”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砥砺前行;在“声动力复合脂质体及肿瘤易感性”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研究和贡献,共发表SCI文章13篇,累计影响因子达42.236。来自航天学院硕4037班的凌楷,怀揣着一颗为航天事业奋斗的心,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共参与发表研究论文4篇,其中2篇为第一作者,参与申请专利三项,仪器搭建五台;除此之外,在生活中,他对音乐也十分热爱,课余之时创作了不少自己的原创歌曲。来自法学院硕4123班的冯潇洒,其关于通信监管的相关研究成果,在2016年5月被全国人大法工委采纳,并应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来自经金学院硕4069班的唐艺,不仅在科研实践方面获得了一些良好的成绩,在学生工作中,担任研究生分会主席的她,还积极策划并参与举办了一些校园活动,如“毕业季”红毯谢师联谊会,“今声有约”歌手大赛等,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在博士生标兵的竞选现场,22位优秀的博士生标兵候选人以创新严谨的科研精神、丰硕的学术成果和技术奖项以及专业的理论知识赢得现场师生们的高度肯定。现场第一位答辩的博士生候选人是来自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李泽东,他凭借自身在“及时诊断检测以及应用研究”方面的出色的表现为其他候选人做了良好的开端;来自航空航天学院的张舒文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关于“力-电转换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在读博期间他已有授权发明专利16项,申请和公开发明专利24项;来自医学部的黄大耿在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35篇,含20篇SCI期刊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2篇;来自机械学院的周生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其中最具学术影响力8篇、国际知名期刊3篇,并被SCI期刊Smart Material and Structures、Applied Energy、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s and Structures等邀请为审稿人;来自法学院的王鹏在读期间发表论文17篇,其中8篇SCI,除此之外在博期间前往剑桥大学访问学习一年,而后又在比利时的能源宪章秘书处实习。

校工会主席、公管学院党委书记、本科生答辩组主席朱正威教授评价道,现在的本科生质量确实非常高,让学校和老师们看到了惊喜,但更重要的是学校要研究标兵们的未来发展去向,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另一方面,也应加强引导,真正让这些标兵成为广大同学的榜样,发挥榜样力量。研究生院副院长龙建纲教授谈及研究生标兵的标准时讲到,对研究生标兵的考核一方面是从学术贡献、科研的意义与价值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从国际交流和社会影响,以及团队合作、参加的社会活动来衡量。现场同学们纷纷表示,标兵公开评审是交大最帅的励志真人秀,自己不仅在这里找到了身边的榜样,学到了很多走向成功的方法,更增添了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