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让机械学院田小永副教授高兴的是,由科研团队研发的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刚刚做出样机,就吸引来了四、五家企业的关注,马上进入了实质洽谈阶段。“我们科研团队只需要安心做好产品的研发,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很好的销售渠道和丰富的市场化经验,完全不用担心产业化”,田小永说:“我们在工程中心这个平台上,将样机很快实现了批量生产。工程中心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让科研人员可以直接把创新写在装备上,写在产品上。”
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田小永副教授所说的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坐落于西安交大曲江校区,它是2005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平台,工程中心以机械学院为技术依托主体,以强势企业和投资机构作为产业化和融资的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西安交大制造学科及其科研优势,为制造科学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工程中心已有3个实验室和3个中试车间,由运营公司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西安瑞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苏州秉创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工作。
打破壁垒 将市场与高校无缝链接
“尽快构建产业链把3D打印的产业做大做强”,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卢秉恒教授的心愿。其实不光是3D打印,高校的大量科技成果出炉后,长时间躺在实验室,无法走向市场,对社会产生实际效益。关于成果转移转化,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的提出,要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可见党和国家对科研成果转移转移转化的重视程度。而在这一方面的探索上,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无疑走在了最前列。
充当先进制造技术产业转移转化和市场服务的桥梁是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直以来的定位,“让交大的科研成果不再沉睡,这是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责任和使命,交大的科研成果像一颗颗种子,在工程中心培育出树苗,然后由实体公司将树苗推介给市场。”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永信这样说道。
近年来,工程中心致力于现代3D打印技术的成果转移转化,成功研发了SPS系列、SLS系列、3DP系列等十余款3D打印设备,部分设备已出口到俄罗斯及肯尼亚等国,并已成功在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文化创意、艺术设计及家电消费品等领域实现了应用推广。以医学领域为例,工程中心通过3D打印技术助力唐都医院、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等多家医院,在关节置换、颈椎手术、骨科修复等手术中实现了临床应用,治愈了大量患者。
3D打印技术的转移转化仅仅是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一个方向,工程中心同时还致力于快速模具制造和高速高效加工两个方向的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在快速模具制造方向,工程中心成功将金属喷涂技术应用到冲压模具的快速制造工艺中,先后开发了龙门机床结构和多自由度关节机器人结构两种形式的金属喷涂快速模具制造设备,并已成功应用到宇通、一汽和柳汽等汽车制造企业中,实现了设备销售和应用推广。在高速高效加工方向,工程中心作为牵头单位或参与单位支持交大教师团队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或子课题12项;同时,应用交大专利成果,面向航空零件高速加工、汽轮机叶片高效加工等具体行业需求,先后参与研发了高速车铣复合试验机床、九轴联动叶片双刀加工机床等验证样机,推动了专利成果的转移转化进程,对“04专项”高速高效加工工艺及装备技术创新平台及交大“985工程”装备制造平台建设起到了支撑作用。
自工程中心项目实施以来,已申请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80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注册软件著作权14项;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6项。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同时,工程中心还积极致力于为制造企业的服务工作,目前已在国内多个省份、多个地区设立五十余家分中心、示范中心及培训基地等推广示范机构,累计提供技术服务12万家次以上,有效扩大了成果转移转化的辐射范围。据了解,自工程中心项目实施以来,累计产值近3.8亿元,累计已实现收入超过3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更重要的是,工程中心将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成功转移转化,为市场与高校产学研的合作铺平了道路。
搭建平台 为高校与企业培养技术人才
田小永副教授2013年承担863国家重大课题时只有32岁,每当提及此事,他总是要感谢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对他的支持和帮助。“上千万的国家级课题,从申请到研发,没有工程中心技术平台的支持,是根本不可能达到要求的。每一个环节都浸透着工程中心技术人员的汗水,大家在实验室和中试车间的辛勤工作换来了现在的成绩。”
工程中心的曹毅博士每周都要去阎良的中试工厂与技术人员参加机器的调试及维护,他认为:“工程中心给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有很多发明专利都体现了我们的劳动成果,还有国家863、04专项以及重大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等,这些重大项目里面都有同学们的付出,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在吴华英博士看来,在工程中心最重要的收获是一种踏实感:“自己做的东西能够得到工程的检验,在检验过程中不断完善,到最后被应用、被认可”。数控机床方向的薛飞博士则认为,工程中心资源丰富,“我们在努力做好校内教师科研服务和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同时,也能了解行业的发展需求,其中很多都是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能补充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卢秉恒院士指导学生
自工程中心建设以来,积极吸纳机械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工程项目实习及实践,已累计为500余名本科生提供实习及实验机会,培养博士研究生20名,硕士研究生48名,为交大机械制造学科的人才培养贡献了力量。与此同时,工程中心还以快速制造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己任,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培训分点十余家,组织或协助培训基地完成培训70余次,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近1200人次,包括海外人员20余人次。另外,工程中心在全国各地建设的示范中心,也将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利用自身科技优势,结合行业需求,为制造行业广泛培养技术人才,为我国制造业由大向强的转型升级和整体发展做出了自身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