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的退休老教授张老师住在三村10舍,每天早上到三村高层旁边的小广场锻炼身体是他坚持了很多年的习惯。以前的小广场场地非常有限,大家挤在一起,而且晚上没有灯光,锻炼起来非常不方便。现在再看小广场,场地宽阔通透,增设了可以用来休息的长廊,路边还安装了一个大灯,在光亮的路灯下,锻炼也更添劲头。这是住房与社区管理处针对社区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师生,住房处围绕学校党委“改进工作作风,做好两个服务”的要求,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得到了住户的理解和支持。
深入社区巡防,畅通信访监督新模式
社区工作繁杂、琐碎,却关系到每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去年,住房处制订《住房处关于家属区巡查巡访制度实施细则》,处领导分校区包干,主管带队组成若干巡查小组每日双巡,明确巡查时间、内容和考核要求,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研究反馈、跟进督察和汇总备案机制,提高了巡查工作的实效性。社区办主任杨明在巡查中发现,三村家属区因为周转房装修产生的垃圾堆放在路边,不仅不美观,而且阻碍交通。他将情况汇总告知后勤服务中心,经过协商,很快将垃圾集中处理,解决了隐患。
针对之前社区住户出现问题不知找谁的问题,住房处重新修订《住户文明公约》,梳理家属区管理规定和各类服务电话,编印下发《西安交通大学住户手册》6000册,在全校近百余栋住宅楼的门厅悬挂社区服务内容的展板756块,便民利民,接受监督。不仅如此,住房处还制订“首接负责制实施细则”,在部门主页公开处内岗位设置、职责要求和目标任务,对于工作作风拖拉、散漫行为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出现信访问题主动上门解答、耐心解释,2014年受理调解纠纷39起(调成率90%),其中多起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矛盾纠纷,经过社区同志耐心细致的工作得以解决,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整合校内资源,探索校外合作新模式
为了有效缓解学校青年教师周转住房房源紧张的状况,住房处想办法、创思路,开源节流促保障。加强周转房使用的日常监管,开展校内青年教师公寓规范使用和安全排查工作,集中清理楼道堆放杂物,一些老大难的问题得以处理。着手换装公寓楼电子门禁和IC卡智能电表。通过检查,既排除了安全隐患,清理了违规转租行为,又增加了新的房源,使学校有限的资源物尽其用。2014年共清理收回各类住房10套,批准周转房延租24套,组织集中申租活动两场,有84名青年教工申请到了周转房(单身公寓),为青年教职工解决后顾之忧,保障了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
2015年3月,在学校领导和住房处的积极努力下,与省住建厅、教育厅、西安市房管局共同创新思路、利用曲江保障房小区公租房项目,为学校争取到600套保障房公寓,命名为“思源公寓”。西安交大作为首家率先落实“学校整体租赁、教师申请租住”的住房保障模式的高校,利用校外资源一定程度解决了青年教师住房紧张的问题,同时也为其他高校探索了新模式。住房处提早介入、精心准备,将公寓的管理制度、服务指南汇集印制成精美的《思源公寓手册》,省委和学校领导对此表示嘉许,并期望将思源公寓管理建设成全省高校青年教师公租房公寓的标杆和示范。
及时互动信息 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住房处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及时互动信息,加大工作透明度,倾听群众意见。完善部门主页功能,实时公布规章制度、办事流程,公示周转房选房结果;安排专人负责BBS住房处处长信箱,及时响应群众的问题,反馈整改结果;开通“交大社区微信公众平台”,定时发布服务信息,关注用户不断增加。
住房处将关爱空巢、孤寡、失能老人作为工作重点,与离退休处积极沟通,组织学生组成小组对困难老人家庭开展一帮一助老服务活动。对空巢、孤寡、失能老人建立信息平台,定期联系,主动上门服务。近期,在管理学院汪应洛院士研究团队的支持下,住房处与物业处、离退休处、校医院联手,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家居养老体系建设的探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