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只有养成自己的兴趣,内心才有执着的追求。
——题记
侯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九批“腾飞”特聘教授及第一批“青年拔尖人才”。翻开他的简介,面前展示出一个又一个励志故事: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硕连读、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内分泌新陈代谢科博士后。2009年9月受聘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获得光华基金资助,次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这位儒雅而谦逊的青年学者,目前为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内分泌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转化医学学组”成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生物样本库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一审专家、国际杂志 《Am J Cancer Res》 及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编委。
是什么使这位刚过四十的科研工作者头顶光环、熠熠生辉?侯教授坦诚回答,因为心中始终坚定对科研的“兴趣”,所以多年来,他坚守实验室,努力完成自己的两个目标:“一是让同行认可自己的工作,另一个则是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学生。”
攻坚克难,赢得同行认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早在兰州大学读书时,侯鹏即对科研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无论进入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还是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都是孜孜以求。功夫不负有心人,终在医学科研领域崭露头角:先后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Clin Cancer Res》、《Leukemia》、《Nucleic Acids Res》、《JCEM》、《Clin Chem》等世界知名杂志发表论文近50篇。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时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国内知名医学专家施秉银教授。几次深谈,为其高尚品德和卓越人格魅力所折服,侯鹏毅然决定回国,开始了打造内分泌实验室、开展相关的科研工作。
为创造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在施秉银教授大力支持下,内分泌实验室进行改造,添置先进实验仪器设备,组建研究团队,配备研究人员。在这一片陌生而熟悉的天地,致力于研究肿瘤遗传及表观遗传学,并积极开展基础研究的临床转化,在国内率先开展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癌基因检测鉴别甲状腺癌的新技术,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仅5年的时间,课题组就申请到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CI文章从无到有,文章影响因子直线递增,其中一些工作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受邀撰写了多篇综述;同时,也受邀做了多次的大会发言,初步实现了“得到同行认可”这一自我承诺。
虽然取得这些成绩,但距自己的既定目标尚远。”登高而望远。有着坚毅不屈“虎性”和浸润到骨子深处的兴趣,加上多年来养成的“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侯鹏表示,“人活着就要有追求!既然钟爱科研事业,自己一定要坚持到干不动的那一天。”不断提高SCI文章影响力,增加国科金质量和数量,建立标准化、专业化的现代化样本库……任重道远,他要努力把内分泌实验室打造成交大医学系统的一流实验平台。
慈严并济,培育科研人才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侯鹏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很多医生、医学生重视临床而忽视科研。“国际知名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不仅要会看病,科技作为医术的支撑,科研素养非常重要。”他深知,科研工作不仅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所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是医院发展必须依靠的动力源泉。
身为内分泌科科研工作的带头人,他十分重视科室的科研梯队建设。提升医务工作者科研素质,为年轻人成才创造条件,是他这个主管科研副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在自己的“主战场”内分泌实验室,不管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本科生,“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要理解、观察、思考、不怕麻烦,想办法,只有这样,每一朵花才能有绽放。”他明确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认真踏实做实验,而不是靠他一个人去指导、去督促。他鼓励学生多问多想、共同讨论,“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就会离科研的大门越来越近”,“实验室不同于临床,工作比较枯燥,要培养出将来独立作业的医疗科研人才,我更强调培养学生们的兴趣,没有兴趣,做不好学问;没有兴趣,将来无法独立作业,更谈不上当一个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和学生在一起时,侯教授平易近人,与其说是专家、教授,实则更像是一位兄长或者朋友。每当有同学报怨劳累辛苦或完成实验而沾沾自喜时,他常会举庄小威的事例以帮助和鼓励学生克服困难、谦虚谨慎:“15岁上大学,34岁成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四十几岁就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知道吗?她现在每天还要在实验室待十六、七个小时!”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他说,这不仅是告诫学生,也是警醒自己、为团队“打气、加油”。
海纳百川。侯鹏认为:学生间、师生间不应是严肃的教和学的关系。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这种模式更利于师生沟通、交流、学习、提高。正是基于信任、鼓励、宽松且融洽的学习研究氛围,他的学生已经发表多篇高质量的SCI论文,各项工作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