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人在回路的混合增强智能理论与方法”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该项目由西安交通大学牵头承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7个单位参与。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科技部高技术中心副处长丁莹、项目主管李建星,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科技部项目专家组成员、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戴斌,北京大学教授黄铁军,清华大学教授张涛,浙江大学教授吴飞,项目顾问专家组成员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处长吴国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吴淮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智军,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贺威,天津大学教授穆朝絮,科研院副院长刘永忠、副处长李小虎,人工智能学院常务副院长辛景民,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组骨干成员40余人参加会议。刘永忠主持启动仪式。
丁莹祝贺西安交通大学牵头获得人工智能方向重大项目立项,指出西安交通大学1986年率先成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在人工智能以及混合增强智能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针对重点专项相关过程管理规范和流程、实施方案编制、项目管理和实施等提出了要求,同时重点强调了项目责任主体下放落实到法人单位的转变、实施方案编写的必要性与重大意义、项目的管理组织具体落实到位对项目开展的深远意义,希望各方高度重视,做好统筹协作,高标准完成项目目标。
郑庆华代表学校感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给予的支持,感谢兄弟单位对学校的支持和帮助,对与会嘉宾致以诚挚欢迎。他介绍了学校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工作和积极探索。他表示,学校将严格执行科技部对项目目标完成、经费使用等各类科技政策要求,全方位支持项目开展,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突出成果。他向项目专家、项目顾问专家颁发了聘书。
戴斌主持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项目负责人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教授孙长银从项目背景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课题设置与进度安排、研究团队与工作基础、预期成果与风险分析、实施情况与主要进展等六个方面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汇报。随后,课题一负责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董伟生、课题二负责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华刚、课题三负责人浙江大学教授何晓飞、课题四骨干东南大学副教授王庆领、课题五负责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雷分别汇报了各课题实施方案。
与会专家重点围绕项目核心创新点、目标完成、组织管理方案落实、课题协作与承担单位接口等方面进行了质询,并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专家组通过讨论形成了评估意见,认为项目实施方案与项目任务书要求一致,项目阶段目标和分工明确,技术路线和计划安排基本合理,实施方案合理可行,一致同意通过项目的实施方案论证。
最后,项目顾问专家组组长郑南宁作总结发言,指出该项目的目标是为混合增强智能奠定理论与方法基础,各课题要紧密围绕项目目标开展工作,要加强讨论与合作,多碰撞、多交流,争取开拓更大的创新空间。
“人在回路的混合增强智能理论与方法”项目是围绕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五大新方向中的“混合增强智能”开展研究工作,以期突破不确定性、脆弱性和开放性条件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推动和丰富混合智能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发展。项目研究成果将在真实复杂交通场景的人机共驾中得到验证,为人在回路混合增强智能的典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有望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