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值得铭记的好日子。国庆中秋在今天“喜相逢”,上一次双节重叠是在2001年,而下一次的重逢得等到2031年。花好月圆,国泰民安,扬帆起航正当时。
家和国,对于中国人而言就如同天地、日月般须臾不可离。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情感诉求和心灵依赖,不如说是一种生命自觉和文化承续。史书万卷,字里行间皆可见“家国”。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使命驱动,抑或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执着,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气概,再到“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慷慨赴义,“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情深。家国情怀成为了华夏儿女最真挚的情感共识和最浓烈的精神底色。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居功至伟。
家国情怀是一种自家而国、一脉相承、浑然一体的情感触摸与人生追求,是历史的沉淀。交通大学从创建南洋公学,拓荒蒙昧以造就“桢干大材”,到叶恭绰、淩鸿勋、蔡元培、黎照寰等多位校长秉持“造就交通专门人才、力图高深学术之发展”的宗旨,再到交大西迁人“听党指挥跟党走”,用青春和热血在西部谱写辉煌创业史诗。新时代,交大人自觉将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从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戮力同心建设创新港,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家国情怀,已然成为了交通大学群体意识的载体。这份传统,意韵深远,刻在每一位交大人的骨髓里,融化在血液中。
国好,家才好,大家才能好,这是亿万中国人最朴素的情感信条。从渴望家的团圆、家人团聚,到祝福国家富强、民族团结,这份真挚的情感是一以贯之的。71年来,中华儿女始终秉承家国情怀,把个体价值、家庭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更加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把家国情怀转化为奋斗激情。正是无数人、无数家庭的奋斗与奉献,推动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我们就能汇聚起坚不可摧的前进力量,推动中国号巨轮驶向更开阔水域,扬帆万里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