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4月2日,中国西部海外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成立仪式将在创新港举行,它标志着在经历短短两年建设之后,创新港将进入搬迁、入驻、启用的新阶段。”在3月22日的教代会上,张迈曾书记的话满怀豪情,振奋人心,“我们今天的参与者都将作为开创者被记入历史。搬迁进驻是激动人心的,是别人无缘直接享受创造的一次荣光之旅。”
从2017年2月26日吹响建设创新港科创基地的号角,到如今科创基地项目基本完工,短短不到两年时间,“交大速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奋斗奇迹,让人惊叹、振奋、自豪。在科创基地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两周年之际,网友@陳澤謀的一则留言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2017年4月中旬,我们香港校友返校参访团曾到建设工地参观,那时工地刚动工,如今却已高楼林立。一个崭新的西安交大,将更闪亮地屹立在世界东方!”
即日起,新闻网推出【创新高地风正劲】专栏,展现创新港空间建设、研究院建设、信息化建设“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创新高地疾风正劲,开放大港正待扬帆的壮丽图景。
科创基地基本完工,9月开学季将达到入驻标准
走进如今的创新港建设工地,一幢幢拔地而起、恢弘大气的建筑矗立眼前,建筑内部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惊叹不已:墙壁干净洁白,窗户一尘不染,灯光明亮温暖;文科楼阶梯教室的一排排桌椅已安装整齐;学生宿舍楼C区样板间充满家的温馨;2号巨构大气敞亮、绿植环绕……
一个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在西迁精神的薪火相传中,西安交大人大胆地干、勇敢地闯,持续升级的“交大速度”让创新港从“躺在”白纸上的设计图,迅速变成了“站起来”的建筑群,2年时间实现了占地1625亩、建筑面积150余万平方米的创新港科教板块一期的全部完工。
锁定6月30日这个时间节点,“水电路气暖网吃住”等配套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快马加鞭,全速推进。市政工程中的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电信、交通、照明等六个专业分项工程已接近尾声。工程楼、多功能阅览中心的主体结构已于2018年11月26日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屋面及安装工作。
与此同时,创新港中小幼、医院、住宅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也是成效显著:创新港中小幼的设计方案已经初步完成,小学正在进行基础部分施工,幼儿园主体已施工至地上三层;创新港医院门诊医技楼已封顶,正在启动内外装修工作,住院大楼正在同步建设;南洋西院、南洋中院2106套住宅已全部实现封顶并基本完成二次结构施工,医养公寓、人才公寓计划2019年内启动建设。
“打扫屋子迎栋梁”是目前工作的核心,创新港在9月开学季将达到全面入驻标准。沣西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宇斌承诺做好几件事:一是6月30日前完成创新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二是推进完成部分返投项目建设;三是推进渭河南北两岸架桥通车;四是推进中小幼和医院建设;五是入驻创新港,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研究院建设进入落实阶段,国内外合作全面开花
锁定9月开学季的入驻目标,学校从顶层谋划设计,强化全校“一盘棋”思想,以拼搏奋斗全力推进研究院建设任务的落实工作。
2018年3月,创新港建设联合指挥部正式成立,按照“高度、宽度、厚度、融度、制度、亮度”标准,建立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集中组织研究、解决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开年的多次党委常委会上,全力推进创新港内涵建设均是重点议题。“充分发挥主动性,集中精力做好总体谋划,以创新港搬迁启用为契机,动员组织广大师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彰显形象,为新时代西迁精神增加新内涵、新故事、新理念”成为学校党委领导班子的一致共识。
对照“组队伍、建平台、争项目、求合作、筹经费”五大任务,研究院建设全速推进。目前,10个理工类研究院、8个人文社科类研究院的基层科研组织建设方案获得学校论证通过,生命学院和医学部共7个方案正在论证过程中。各研究院正在制定本单位二次装修和具体搬迁方案。
同时,向着产学研高效转化的创新驱动发展高地的建设目标,学校积极推进和国内外机构的合作,汇聚合力。中国西部先进核能技术研究院、国家西部能源研究院、国家西部质量研究院、先进电力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3M公司西安研发中心、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总部、米兰理工大学联合设计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联合科技创新平台纷纷落地,创新港建成后将陆续入驻。
在着力推进的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中,9大支撑体系中已有6个部分的方案获常委会通过并陆续实施,3个部分的方案获得指挥部论证通过,即将进行常委会审议,其中,创新港信息化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远大梦想正在扬帆。在西迁精神的强力鼓舞下,在西安交大人的拼搏奋进中,全面入驻创新港的脚步越走越快,越走越实。一个全球瞩目的创新高地,一个自信包容的开放之港,正待你我共担重任,共同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