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交”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宣传 > 媒体聚“交” > 正文

【中国纪检监察报】刘占虎:大同,协和万邦的价值信念-西安交大新闻网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时间:2017-05-19 15:49:00 作者: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引领,创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范例,积极推动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在全球化时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在中华文明中追求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理想的产物。

求大同,就是追求天下大同、大同世界,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类终极理想社会的理解与向往。其作为古今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既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建构,同时也是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建设性求索。

“大同之世”的朴素期待

中西方文明中,都有各种学说探寻人类心中最美好的理想生活,西方有影响深远的“理想国”,中国有传承至今的“大同之世”,“大同”便是中国人心中美好的愿景之一。“求大同”是中华民族对优良公共生活的朴素期待,尤其是对终极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

“大同之世”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根据这一经典描述,“大同之世”尽管附带着浓厚的原始共产主义色彩,但以人类发展所必要的理想主义精神之历史张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仅表达着公共权力的生成逻辑和政道指向,也昭示着对“为政者”本身的德行要求,即坚持克己奉公,用公权力为天下人谋福祉。在这个理想社会中,“为政者”当以“天下为公”为价值中轴,以实现政治清明、家庭和睦、安居乐业的有道之盛世。“大同之世”是基于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深刻思考,饱含着儒家积极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的理想主义情怀,由此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社会的智慧之渊薮。

理想之所以为理想,恰在它高于现实且蕴含着未来实现的可能。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再现了先秦经典中的“大同之世”,同样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的“理想世界”。在“桃花源”中,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们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过着纯朴安宁、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这一愿景虽然在古代社会不可能真正实现,但它以文学艺术形式表达着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更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大同之世”的美好夙愿,不仅可以作为人类美好社会的应然“图景”来引导人们的行动方向,而且能以“希望哲学”的理想愿景作为检视现实的他者“借镜”,进而检视和调试着人们的行动方略。所以说,大同“朴素”而不失“理想”之应然“情怀”,谓之“期许”而不失“现实”之实然“批判”,以其不可磨灭的心性之力表达着人们不断“逼近”美好社会的生命张力。

“大同之世”何以可能

世代先贤对“大同之世”孜孜以求,恰恰因其“可能性”。可以说,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政道期许中蕴含着“何以可能”的现实准备。

物质的丰裕与共享。《孟子·滕文公上》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表达的是,“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又以“有恒产”改善民生而阐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重要性。《管子·形势解》曰:“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禹身决渎,斩高桥下,以致民利。”神农氏教人耕作生产粮食,大禹亲身疏浚河道,无不以利民生。所以说,物质充裕是确保“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基础条件,是民生之本,是社稷之基。诚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老子·七十五章》),所以大道之行,必以“天下为公”,必以“百姓心为心”,始终秉持“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尚书·大禹谟》),让广大老百姓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大道之行,应致力于“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一是解决好“患寡”和“患贫”的问题,在于发展经济做大“蛋糕”本身;二是解决好“不均”和“不安”的问题,在于“夫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子·通志》),以共享原则来分好“蛋糕”。

政治的开明与公正。“选贤与能”,尚贤以识能,知人而善任。《墨子·尚贤上》曰:“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为政者以开明政治来“选贤与能”则有助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不必担心“民之难治”。天下之治,由得贤也;天下不治,由失贤也。故王道之制,必“尊贤使能”,使“俊杰在位”。如此“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也”(《孟子·公孙丑上》),有了“知人”和“善任”的用人导向,所以贤者云集,人才济济,由此形成为理想社会奋斗的中坚力量。

社会的和谐与有序。大道之行,“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讲求信义,遵循契约,和睦相处,“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和谐”是指一种协调、和睦的状态,如“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晋书·挚虞传》)意指各种事物配合得匀称、适当。如“和而不同”之“和”中包含着事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则蕴含着事物间的统一性与创生性。此外,和谐也意指对和谐状态的追求。相应的,“大同之世”也不是指既定的静止的样态,而是更多地意指不断逼近“和谐”境地的行为和过程。“讲信修睦”不仅体现身心和谐之上的人际和谐,而且体现为“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的“大同世界”。

人心的觉解和安然。大道之行,亦是大学之道之行也。如《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欲成非常事,必有“止于至善”的非常之人,所以要格物以致知,通晓万物之理;诚意以正心,做到崇道而务本;修身以齐家,明确“物有本末”;齐家而治国平天下者,故而“知所先后,则近道也”。所谓“人心不古”,固然有外在环境因素使然,当然也与内心的自我堕落有关。人心的觉解,不是简单而直接复归“古貌古心”,而是以追寻“人之所以为人”之存在的本质力量,泰然自若地展开自我。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还可以理解为致力于“有道之世”的价值共识和群策群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还可以理解为致力于“大同之世”的执着信念和实践求索。如此好“学”而善“习”者,故所谓“学至于乐则成矣”(《二程遗书·卷十一》)。

“大同之世”的时代出场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以此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轴心时代的信念力量助力建构人类美好社会的中国方案出场。

一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之中国梦的时代出场。中华民族是求真务实的伟大民族,也是有理想情怀的伟大民族。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不是悬隔在“主观想象”上的“乌托邦愿景”,而是在对中国历史和现实深刻把握基础之上,进而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的郑重说明和行动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既是传统“大同理想”的精神承续和现实建构,也是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初级阶段之过程实践的时代出场。

二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指向。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自己解放自己的核心力量。带领人民创造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因而要善于倾听和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使社会主义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逼近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结果,因而要坚持改革发展为了人民、改革发展依靠人民、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就集中体现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同富裕的制度指向和发展理念。

三是讲信修睦、协同发展,共享共建惠及世界的中国行动。和则强,孤则弱。“大同之世”既要体现讲信修睦的人际和谐与社会和谐,也要彰显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家国情怀”,更要彰显“世界历史”意义上的“世界大同”。“世界大同”是人类高度互助共荣的理想社会形态,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基于此而推行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实现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协同发展提供了机遇之窗。中国欢迎各方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这种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和中国行动,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地球村提供了黄金法则,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开启了可持续的和平发展之路。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今天的我们,不仅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将继续畅想天下一家的美好愿景。

(作者刘占虎系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共享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特质与实践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年5月19日第5版)

链接:http://csr.mos.gov.cn/content/2017-05/19/content_49206.htm

编辑:星 火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