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交”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宣传 > 媒体聚“交” > 正文

【陕西日报】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记姚熹院士和他的电介质研究团队-西安交大新闻网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16-05-30 15:33:00 作者: 点击:

编者按  5月29日,《陕西日报》 2版(要闻版)刊发文章——“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对姚熹院士和他的电介质研究团队进行了报道,现全文转载如下:

“国家不发展,哪里有我的机会。我只是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在学术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说起自己的学术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姚熹谦逊地说。

在接受采访时,他的身前始终放着一个碧绿色小茶杯。这个毫不起眼的小杯子,是当年交通大学迁校刚到西安时他花几毛钱买的,不离不弃,使用至今。在他眼里,小茶杯是扎根西安的纪念。

也正是从这里出发,姚熹院士带领我国电介质研究走向世界前沿,实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

开辟“荒芜之地”

2007年初春,姚熹院士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领域专家的最高专业荣誉之一,在他之前,包括茅以升、王淀佐、郑哲敏、宋健和徐匡迪,我国只有5位科学家获此殊荣。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骆驼终于穿过了针眼”。

姚熹所从事的电介质和电子陶瓷学术研究,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工程的角度,都不是大学科领域中的主流,往往不被重视。1957年,年仅22岁的姚熹踏进这个不被看好的荒芜之地。从此,对铁电陶瓷的研究成为他一辈子的事业。

他用1年10个月的时间取得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固态科学博士学位,成为该校获此专业学位用时最短的一位学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他的研究成果,成功解决了世界各国科学家们长期关注却一直未能解决的一个有关铁电陶瓷领域的难题。他也因此广受关注,被称赞为“最富有创造性的、极其勤奋的学者”。

1983年,他开启了为祖国科学事业呕心奋战的新征程,成为我国铁电陶瓷学科的主要推动者和领军人,活跃在世界学术前沿。在功能陶瓷研究领域,他大胆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取得开拓性的成就;在透明电光陶瓷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了微畴与宏畴转变理论,为形成新的电子陶瓷材料及器件提供了理论基础,研发的产品已用于新型鱼雷声制导基阵、低频大功率声呐和战略武器脉冲电源等国防尖端装备研制。

不遗余力推动学科研究

作为中国铁电陶瓷研究的领军人,姚熹院士放下私心,一心为公。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铁电陶瓷的研究都是在姚熹院士的推动下步入正轨、持续进步的。

1983年,他从美国学成归国,1985年开始筹建电子材料研究实验室。实验室于1988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委批准为国家专业实验室,并被选定为全国重点学科发展计划的七个试点实验室之一;他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硅酸盐学会、电子学会等全国委员会或专业委员会的成员、顾问,又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高等学校的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他也是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的兼职研究员,曾任该所先进陶瓷与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无机功能材料开放实验室主任。

他对本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虽然电介质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60年的历史,但是人们对实际电介质中所发生的电物理过程的认识,相对于半导体来说实在很难令人满意。电子陶瓷作为一类重要的电介质材料的研究工作,还主要依靠事实和经验的积累。”他认为,材料科学正在从经验走向科学,其科学性有待大大提高,要认真考虑如何与时俱进来发展电子陶瓷。

在他向第四届亚洲电子陶瓷大会所作的主题报告《电子陶瓷的展望》中,深刻分析了电子陶瓷学科的前景与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领域的发展与后来人共享自己的认识和思索。

掌握学术的话语权

说起已经出版的5卷《Journal Advanced Dielectrics(JAD)》期刊,以及影印出版的5本国外经典电解质书籍,西安交通大学国际电介质中心的教授、学者们掩饰不住自豪:“这可不是普通的刊物书籍,是亚洲同行在国际电介质领域的话语权!”

《JAD》期刊由姚熹院士发起创办,现已被多种检索数据库收录,是国际上唯一涵盖电介质所有研究领域的期刊。在此之前该领域话语权一直被欧美垄断,亚洲学者很难发声。

2009年8月,西安交大,第12届国际铁电学会议(IMF)暨第18届IEEE国际铁电应用会议(ISAF)在这里召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7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西安,参加这一电子材料和功能电介质领域最重要的会议。这是IMF和ISAF首次来到中国,也是它们首次联席召开。这次会议上,在姚熹院士的努力下,国际铁电学顾问委员会的中国代表从之前只有他一人增加到四位,大大提高了亚洲电子陶瓷行业的发言权。

他还牵头成立了亚洲铁电学联盟,帮助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科研发展,力推与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国际合作,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电子陶瓷行业的发展鞠躬尽瘁。与此同时,西安交通大学国际电介质研究中心也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产生了一系列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一流学术成果。

“科学没有国界,我的使命就是不遗余力地推动铁电研究,在更大的区域内让电子陶瓷材料更好地为世界造福!”

文章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60529/html/page_01_content_000.htm

作者:记者 张梅 通讯员 郝亚楠
编辑:星 火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