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交”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宣传 > 媒体聚“交” > 正文

【西安日报】雷清泉院士:自学是最重要的能力-西安交大新闻网

来源:西安日报 时间:2016-05-24 09:45:00 作者: 点击:

雷清泉,出生于1938年7月,四川岳池人,著名绝缘技术专家、两院院士;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现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1957年我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如同走进了科学的海洋。”在前不久的西安交大建校120周年校庆大会上,雷清泉代表校友致辞,说到动情处数度哽咽。

从穷山沟沟到西安交大

雷清泉出生在四川省岳池县中和乡,用他的话来讲是偏僻的“山沟沟”。考上西安交通大学之前,他在艰难的环境中学习。“没有电,夏天月光强,就在月光底下看书。”当时,班上五十几个人晚上只能共用两盏煤气灯。

家乡不通电,雷清泉希望能够改变落后面貌而选择了西安交大的电气专业。据他回忆,当时填报志愿的时候老师给他拿了一个简陋的招生简章供他参考,他被西安交大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工科实力所吸引,填报了西安交大,1957年成为西安交大首批西迁学子。当时的草棚大礼堂,是西安交大的标志性建筑,上千名学生挤在有些漏雨的大礼堂听报告、看电影,即使冬天天寒地冻、礼堂内没有暖气也不例外。这一幕,至今依然是雷清泉心中温暖而难以忘怀的记忆。

因幼年双亲离世,自小与奶奶相依为命,雷清泉的家境十分贫困。从初中到大学,他一直靠着全额奖学金与国家补助完成学业。“我能从穷山沟到西安交大念书,都是靠着国家的资助,我立志发奋学习、报效祖国。”

新型传感器领域的开拓者

1962,雷清泉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绝缘与电缆技术专业毕业。之后,响应国家“支援边境建设”的号召,他来到了哈尔滨理工大学原哈尔滨电工学院任教。东北严寒的气候和以粗粮为主饮食结构都使来自南方的雷清泉十分不适应。尽管与同班同学相比,他被分配的地方环境条件都十分恶劣,他依然坦然面对,“我喜欢教书,想发挥教书的才能,而且当时很单纯,想得很少,组织一号召毫无怨言地就去了。”这一待,就是近五十年。

1987年,学校得到了一笔研究经费,雷清泉便利用这笔经费,就着简陋的设备开始潜心研究当时美国都没有做成功的“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研究一开始并不被看好,也毫无前人的成果可以借鉴,雷清泉却凭借着坚定的决心,从材料的选择、制作、设计,到函数处理、标定,历经十三年,成为此领域的开拓者。此新型传感器与大庆的采油电泵机组配合,在地下一千多米的地方为电工工作提供信号、监测地质状况,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鼓励年轻人多多创新

雷清泉掌握了四门外语,除了初中开始学习的俄语之外,其他三门皆是自学。因大学毕业后需要阅读大量国外文献,雷清泉开始自学英语、德语、法语。1981年,他被公派德国大学留学两年。除了口译之外,他还翻译了许多德文专著与法文文章。另外令他倍感自豪的是,他自学的数学在1997年的出国考试中,获得了82分的优异成绩,与当时中山大学一位讲授多年高等数学的老师同分。说到这一点,这位78岁高龄的院士有些激动:“自学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能力,在老师那里能够学到的东西不够,所以我常常去图书馆自己借阅更加有深度的学术著作来研读。”

“雷院士能把很复杂的物理图像讲得非常清楚,然后用严谨的数学公式表达出来。”一位被雷清泉指导过的青年教师表示,在电工领域,数学就是雷院士的“诗和远方”,写起数学公式都是信手拈来。“有他在,我们都不敢写公式,生怕被他看出破绽。”

他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创业,多培养新的思维,利用好如今国家鼓励创新的政策。

(2016年5月24日 西安日报 5版 古都文苑·科教卫时空)

文章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xarb/html/2016-05/24/content_427596.htm

作者:记者 张潇 实习生 勾达书
编辑:星 火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