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交”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宣传 > 媒体聚“交” > 正文

【陕西日报】西安交大医学部及第二附属医院在抗战烽火中坚守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时间:2015-09-07 15:15:49 作者:刘铨 买秋霞 王妮 点击:

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因抗战爆发迁移陕西,再迁汉中,抗战胜利后再迁西安,先后更名为国立西北医学院、西安医学院、西安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及其第二附属医院。在抗战烽火中,它凝聚和发扬了与祖国民族山河同命运、共存亡的大医大义精神,在战时艰难困顿的条件下坚持兴医办学,坚守在全民族抗战和复兴中国现代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的重要战线上。

内迁西北 烽火涅槃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存绪和复兴中国文化根基和极其宝贵的中国现代教育资源,已成为国家战略和民众强烈呼声,在与日本帝国主义毁灭还是保存中华教育文化的大对决中,平津地区加之以后的沪宁沿海地区的近百所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了史无前例向内地迁徙的大潮,成为抗战又一条重要战线。从这年的9月到年底,一千四百多名大学生和数百名大学教授及教职工冒着危险,突破日军封锁和汉奸阻挠,纷纷来到古城西安。1937年11月,由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组建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正式开学。北平大学医学院改称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随校迁陕。

由于战时仓促建校,西安临时大学校分三处,医学院和法商学院、农学院、历史系暂租西安通济坊为临时校舍,没有图书馆,更没有体育场,完全处于一种战时流亡教育的状况,办学虽艰难,临时大学仍定期举办学术讲演,内容则注重国防科学、战时国际问题、战时政治经济与社会、历史、地理、资源等各种问题。师生们也不忘教学为抗战服务,以各种形式,积极学习抗战与国防特殊知识与技术。医学院没有实验室和标本,师生则组织医疗服务队,为民众诊病。12月,医学院组织了大学生抗日宣传队,由药理学教授徐佐夏、妇产科副教授王同观带队,赴宝鸡、汉中、褒城、沔县等地,行程千里,一路宣讲抗日救亡道理,揭露日军侵略暴行,宣传防空、防毒气知识,举办演讲集会和训练班,并为群众看病,受到沿途民众和当地政府机构的热烈欢迎和鼎力支持。

1938年3月,由于抗日正面战场的节节失利,日军进逼风陵渡,3月16日,日军对西安实施大规模的猛烈轰炸。为策划安全防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命令西安临时大学向汉中撤退。19日,西安临时大学两千多名师生先乘火车到达宝鸡后,然后分队沿西汉公路徒步翻越秦岭,历时12天,跋涉250多公里,抵达汉中。学校分别安置在城固、沔县、南郑3县的6个地方,本部及文理学院设城固县城内,工学院设城固县古路坝和龙头镇七星寺,医学院设南郑(今汉中汉台区)城内,农学院设沔县(今勉县)。

砥砺汉中 开拓西北

1938年4月,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了《平津沪地区专科以上学校整理方案》,教育部将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简称西北联大),不设院长,由校务委员会议、常委会议商决校务。西北联大常委仍由原三校校长徐诵明、李蒸、李书田担任,教育部特派员换为胡庶华。

医学院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为便利民众诊病,医学院设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南郑县(今汉台区),始借汉中联立中学(今汉中中学西侧汉南书院)部分校舍为学生教室,后租赁附近中学巷九号的陕西省银行为院部。一年级在城固古路坝西北联大校本部上课。为解决学生临床实习,医学院借在汉台旁的南郑卫生院三十余间房屋设立附属诊所,同时又与迁汉中的洛阳军分区医院联系作为实习基地,开始步入了正常医疗教学秩序。

1939年春,日军飞机对汉中的轰炸日渐频繁,医疗教学工作无法进行,为保证教师学生生命安全,医学院迁离城区,暂迁城东十余里沿汉江的马家庙、黄家坡、文家庙一带,院部迁马家庙,附属诊所及进入临床科课的四、五年级学生转移至黄家坡文家庙,附属诊所改为重伤医院,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以文家庙祠堂为院址,儿科教授颜守民任院长。

1939年初,由于与教育部在课程设置、法商学院院长的聘任以及反对解聘进步教授等问题上发生矛盾,并导致学潮。原北平大学校长、西北联大常委徐诵明辞职,与原北平大学的40余名教师跟随先后离校,教学秩序受到很大的冲击。1939年8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再次改组西北联大,由文、理、法商三学院组建国立西北大学,原北平师范大学独立为西北师范学院,原北平大学医学院独立设置为国立西北医学院。西北联合大学从而变为五校分立,合作办校形式,北平大学从此成为历史。

筚路蓝缕 弦歌不辍

转移到汉中农村后的西北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教学医疗设施不全,条件简陋艰苦。前期部一至三年级学生在马家庙院部上学,女生宿舍在刘家祠,男生食宿在孙家庙和杨氏祠,后期部四五年级学生食宿在距文家庙二里的黄家坡,学生宿舍为竹片泥巴墙的草屋。教职工多是住简陋的校舍或分散租住在沿汉江的各村农舍里。学校雇有号手,以号声响起通知上下课及作息。平时散在乡间,徜徉在稻田油菜花的田园风光里看似浪漫,当一到雨季和冬季,在潮湿中读书,在泥泞中往返,则苦不堪言了;没有电灯,晚上靠点油灯或自制的土蜡照明读书。笔、纸和教材匮乏,多是教授们编印的讲义,常常是多人共用一本教材或课本,纸质也极差。师生们在此环境中,仍心系民族安危,他们兴医办学的同时,积极认购救国公债,组织抗战后援会,发起为抗战献金活动、举办游艺大会和义卖活动为前方将士捐募棉背心、鞋袜、为抗战伤兵募捐。

1940年5月20日,十余架日军飞机轰炸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投弹四十余枚,居住在黄家坡的医学院教务长、耳鼻喉科教授杨其昌和四年级学生栾汝芹、陈德庥,以及当地百姓14人不幸被日寇的炸弹夺取了生命,日军的多次轰炸还炸毁了附属医院图书馆及十余间病房。环境困难和形势的严酷,并没有影响到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的建设发展,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修缮庙宇祠堂,加盖数十间草房,用作教室、实验室、门诊、病房、手术室和检查室。到1942年,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已具规模,学生达到近300人,基本能按教育部之规定课程设置,并向河南大学医学院、南通医学院等医学院提供教学和临床实习基地。

汉中当时为抗战重要军事基地,驻防有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空军第三路司令部、八路总站、美军十九航空队、陕甘鄂边区警备司令部和许多转移下来的行政机构等。附属医院为陕南唯一的大医院和已具规模的教学实习医院,众多国内医界名流在此工作,业务也较鼎盛。据1942年度统计,附属医院设各类病床80张,日门诊量在文家庙80人,门诊部迁汉台后达300人次。设有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皮肤等科室,配有手术室、检验室、调剂室等,在大后方极具名气,作为重伤医院,附属医院还接受治疗了大批前线下来的伤员。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四大医学院之一。

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在汉中期间虽条件艰苦,仍秉承“研究高深学术,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办院宗旨,不忘担负西北医药最高学府之重责,仍保持医学科学研究传统。教师们在院刊上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针对图书教材和学术资料短缺,还组织成立了以教授为主的医学抄读会,交流学术并介绍新医学,并允许学生旁听。成立了地方病研究所,调研陕南地方病。时值抗战,药品极为短缺,院长徐佐夏和毛鸿志负责成立了中药研究所,之后又支持学生成立药物研究会,研究发现和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研究开发国药,力求药物自足。附属医院各科也很重视通过对病例统计进行疾病谱和流行病学的分析,如1943年各科对五年来威胁汉中当地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进行排序,发现当地疾病以急性、慢性传染病及营养不良性疾病、寄虫病等居多,提出了其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大义传承 扎根西北

抗战胜利后,原西北联大中的北洋工学院、北平师范大学两校部分师生脱离西北工学院和西北师范学院,迁回平津复校,唯北平大学不为教育部所批准复校。

1946年,国立西北医学院与西北大学合并,迁到西安崇礼路(今西五路西安交大二附院现址),1950年再度独立为西北医学院,发展为今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及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和附属口腔医院。

从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到西北联大医学院再到西北医学院、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其筚路蓝缕,在抗战烽火中,兴医办学八年,移风易俗,开化现代医学之理念,诊治病人和抗战将士不计其数,为大后方医学事业的坚守,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是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的内迁,对大西北的现代医学高等教育和医学科学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和开创性的贡献。

原文刊载于陕西日报8月27日6版,附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50827/html/page_05_content_000.htm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