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大新闻 > 正文

不负芳华 致敬西迁书院学子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时间:2017-12-20 17:29:00 作者: 点击: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史维祥等15位老教授将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对奉献报国的思考写信呈寄习近平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寄语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总书记重要指示在书院学生中反响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一代交大人,要不断学习、继承和发扬西迁精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践行习总书记对交大师生的殷切期望。

钱学森书院74班任佳信结合新生养成教育时宪梓堂放映的话剧《追忆西迁年华——向西而歌》谈到,“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是话剧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句话,这也正是对15位耄耋之年老教授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党和国家的拳拳真心的最好注解。西迁精神的内涵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我们要把西迁精神同今日时代背景相结合,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砥砺前行。

彭康书院16级能动党支部朱军兵表示,“马路不平,电灯不亮,电话不灵”,种种困难并没有吓倒西迁的先辈们。他们扎根西部,排除万难,坚持在恶劣的环境下继续奋斗,培养大批优秀人才,输出众多研究成果。正如习总书记曾经七年扎根陕北一样,在情怀与担当中奋发有为。十九大以后,我们有着许多宏伟目标需要实现,面临困难和阻挠,我们要向西迁先贤学习,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崇高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治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刘星辰用一句诗意的话概括自己对西迁精神的理解:大树西迁,参天而立,传承西迁精神,以匠人之心,琢时光之影。楚惠如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来信是对西迁精神的肯定,西迁精神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其丰富的内涵,更是因为老一代交大人的成功实践,赋予了它活的灵魂。如今的交大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路上砥砺前行,西迁精神更应在每一位师生身上弘扬与体现。

“在一片麦田上建设一流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用61年时光书写了一段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的传奇。”南洋书院公管51班唐佳雯引用陕西日报的一句话谈到,作为交大学子,西迁便是初心,是投身西部教育事业,为国奋斗的信念。昔日的西迁者,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艰难建校,如今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子,享有优质的教育环境,更应不忘历史,致敬西迁。作为西安人,自己对脚下的热土充满热忱,也为见证了这篇土地的进步与发展感到荣幸,将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国家培养了你,叫你去哪儿你就应该去哪儿。”平实的语言中透露着老教授们当时的心境,令励志书院的廖仁杰深受震撼,他表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61年的岁月都被揉进了这16个字中,西迁先贤背井离乡的抉择是在书写一段历史,他们从无到有的创造是在凝练一种精神,这就是如今每一个交大人的入学第一课——西迁精神。它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冲淡,反而愈久弥深,成为了助力“一带一路”发展的精神源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永不过时的西迁精神已经化为交大人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为中国之光,为世界之光!

启德书院规培54班马卓群表示,面对着眼大局,勇于牺牲的交大师生,西部人民回以满腔热忱,而交大则在61年间为西部培养了经济建设的中坚人才,可以说,西部的发展绝离不开交大。同样,交大的腾飞也需要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目前,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正拔地而起。这是我校落实“一带一路”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将在2020年建成“生态良好、环境宜居、开放包容、青春激扬”,集“校区、园区、社区”为一体的智慧学镇。这也正是西迁精神的体现,浓缩成一句话“到西部去,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崇实书院地环41班梁佳艺谈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60多年前交通大学从徐家汇向西而行来到西安,广大科研工作者在大西北挥洒着激情。而现在,创新港位于兴庆湖畔之西,交大人即将在沣西新城谱写新时代“西迁”的篇章,自己十分荣幸能够见证并参与交大再次腾飞,定会刻苦钻研,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一入交大门,一生交大人,如今,发展交大的重担已经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肩上,每一个交大人都攥紧了拳头,鼓足了干劲,不忘初心,向西而歌,以先贤前辈为榜样,以国家需要为己任,在新的艰苦探索和奋力拼搏中勇攀高峰,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