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方江龙,2014-2015学年“优秀研究生标兵”,机械学院硕3003班毕业生。从2009年9月到2016年3月,方江龙在西安交通大学度过了七年时光。他学习成绩优异,三次荣获国家奖学金;个人能力突出,先后获得校级、院级荣誉称号多项;参与组建“西安交通大学节能车队”,并担任车队队长,带领团队获得多项竞赛奖。他科研成绩优良,发表SCI论文1篇,高水平国际会议论文1篇,EI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慢慢往前翻,似乎还能清晰地回想起第一次走进交大校园的画面。那应该是09年8月13日吧。一个燥热的清晨,我和母亲、哥哥拖着大箱子,从北门进来,沿着梧桐西道一路走到南门。时间真是快的让人猝不及防,转眼间已是七个年头了。”
——方江龙
险些退学的方小鱼
2009年高考之前,方江龙全部的理想就是考大学。“那时候,考上自己向往的大学几乎是所有人的终极目标。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似乎就是得到了一张通往天堂的门票。”那个时候他的理想很简单,而且似乎容易执行,无非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上了大学之后,他发现一切跟想象中的并不一样:之前的自己就像是一条生活在鱼缸里的小鱼,而现在突然跳进了一个大的水塘。大水塘里有各种各样的鱼类,有游的快的,有体型巨大的,有更加机智的。每一条鱼都在朝着不同的方向游,看似毫无规律,却又一个个目标明确。唯独他这条小鱼,仿佛像掉进了大海一样,无所适从,不知道究竟该往哪个方向游。
“有一天,尝试着扑腾了几下尾巴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无论如何也跟不上前边那群鱼的速度,而你旁边的那条大鱼扑腾起的水花差点儿把你掀翻。那是一年的低谷,迷茫自卑,几近癫狂,甚至一度接近退学的边缘。”
那时,有人告诉他:“最痛苦的时候,往往也是成长最快的时候。”正是这句话,让他获得了至关重要的希望和动力。痛苦的一年让方江龙悟出了一个道理:世界从来都不是平的。“也许要用四年的时间才能和别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是无论如何,我决定要上路了。”
河南出来的考生,最大的优势大概就是可以耐得住长时间枯燥,方江龙便是最好的例子。差不多从决定开始努力时起,他放弃了几乎所有的周末,每周一本书地坚持了一年,随之而来的是成绩也渐渐有了起色。他笑着评价这记录是至今再难企及的巅峰。
节能车队的方厂长
丝毫没有休息的日子里写满了刻苦,作息几乎无异于高中生,生活被强行简化成了“学习、吃饭、睡觉”三件事,这是好事却也不全是好事,这给他带来了“个人交际圈极其狭窄”的问题。幸运的是,一位朋友提醒了他:“再这么下去会变傻,干点儿别的吧。”
几个月后,方江龙加入了一个叫节能车队的组织,两年以后他成了节能车队的负责人。于是他又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度过了一年没有周末和寒暑假的生活。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年的周末不是在自习室里度过的,而是在车间或者出来办理各种杂事的路上。“我终究还是幸运的,不但见证了这支队伍几乎从零开始的筹备,又和伙伴们带着她走上了正轨。”
在节能车队两年的经历,让方江龙从“小方”变成了别人口中的“方总”和“方厂长”。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几乎所有想要的东西。任期结束的时候,吃完散伙饭他就毫不迟疑地推掉了所有事务和责任。卸任时百感交集为之落泪,但脚步依然坚定地迈向自我休整。“现在想想,那个时候有点自以为是了,自我感觉实现了三年前的理想,就已经有了和别人一决高下的起点。”
接下来的一年是轻松愉悦的,没有更多的压力,也没有更高的追求。最后种种原因选择了留在西交读研。一晃就到了2013年7月本科毕业,对于他来说,旧的理想已经实现,而新的理想却没能出现。
善于反省的方硕士
经历了本科最后那将近一年的安逸,方江龙渐渐意识到新的问题出现了。有人选择了更好的环境,有人选择了更好的平台,而他却又一次站在原点无所适从。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四年前的差距依然在那里。
“并不是说你成绩比别人好,社团带的好,甚至工作找的好就能和别人站在一条起跑线上。更大的差距在脑袋里,是眼界和视野。当你在考虑怎么快速跑向起点时,可能别人却已经在思考如何选择一个顺风的方向以便飞得更远了。”
当初没能免俗地读了研,大概更重要的原因是不知道还有别的路可以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宽松安逸的氛围中失去危机意识是很可怕的。幸运的是,方江龙善于自我反省的品质又一次帮了他,他没有在安逸的环境中沉溺,而是及时意识到了发生在自己问题的严重性。就像那只煮在温水锅里的青蛙,在快要死掉的时候突然从锅里蹦了出来。
环境无论如何都是外在条件,重要的还是自己选择如何生活。“值得庆幸的是,我身处一个环境宽松的课题组,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去做想做的事情,思考一些以前没有考虑过得问题。”方江龙说:“如果说现在这个时候,我还有什么理想的话,那就是去长见识。我思考问题的逻辑倒也简单,缺什么,补什么。”
两年的时间,除了完成科研任务之外,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阅读以前读不来的书籍:2014年读了《二十四史》,2015年读了《剑桥中国史》。他还坚持练习书法,时不时地跑去听一听摇滚现场。方江龙开玩笑说,这些大概才是两年科研的重要“成果”。
至于如何评价这两年,方江龙感觉还为时过早:“当初选择这么一个环境取决于当时的眼界,如今无法对其做一个准确的定位又何尝不是因为眼界。这个命题似乎过于庞大,一时难以有答案。但在一个更宽的视角内,一切又都是合理的。我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实现‘开阔眼界’这一理想。”
再次启程的方江龙
回到眼前,时间是2016年6月,这是方江龙入职的第三个月。“对于未来依然是一抹黑,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要去追求什么样的未来。或许这就像找对象,经历过一次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或者至少明白什么是不想要的。回过头想想放弃了什么,也就明白究竟选择了什么。至于已经的选择的,就不妨坚定的走下去。选错了,荆棘密布;选对了,海阔天空。”
有人曾问他,拿到交大授予个人最高荣誉的标兵称号之后对你有什么影响?他说:“其实我说不太清。能让自己高兴吗?不能。能让家人高兴吗?也不能,毕竟我都还没想起来告诉他们。如果说它代表了我的过去,那过去对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谁也不知道,更何况它也代表不了全部的过去。或许,它是一张证明‘来过’的签到卡片,就仿佛打怪升级,打下了这个boss就得开始打下一个。又或者,像是骑车狂奔一百多公里到达山顶,又饿又冷瞥了一眼的风景,匆匆忙忙连张照片都顾不上拍就得开始下山。”
从大学这个池塘跳出来的时候,跳进去的或许是下一个池塘,或许是即将起风的大海。水很深,岸很远。奋力向前游,梦寐以求的那个时机或许正在悄悄降临。下一次,再上岸的时候,你或许就能获得期望已久的那一点点自由。
祝方江龙在工作生活中万事胜意!祝西安交通大学2016届毕业生,毕业快乐!未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