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西安交通大学将迎来两位重量级校友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微波天线专家、西安交大1956级校友叶尚福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绝缘技术专家、西安交大1957级校友雷清泉院士。作为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联合发起的“院士回母校”活动——西安交通大学站的特邀嘉宾,他们将与交大学子畅谈人生理想,分享科研心得,探讨职业规划。
今天,让我们提前走进叶尚福院士、雷清泉院士的科研人生,领悟他们的科研心得。
叶尚福院士:微波天线的开拓者
18岁,青春正好,叶尚福从家乡四川省成都市背上行囊来到交大求学。22岁,人生起航,叶尚福满载知识与对未来的憧憬回到成都,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五十七研究所。
叶尚福求学于交大无线电技术专业,师从电磁场理论与技术专家、西安交大黄席椿教授。1961年,叶尚福毕业,面对继续深造的机会,他放弃了。带着母校给他打下的质朴、务实的烙印,叶尚福毅然投身建设祖国事业中。
多年的坚持与付出,多年的攻关与执着,叶尚福在卫星通信地面站天线及高效馈源技术领域,尤其是多种大口径、高精度卫星地面站天线系统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作出贡献。叶尚福主持研制多种新型系统与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如“自动跟踪卫星地面站天线系统”是我国最早的卫星地面站天线之一;“高精度卡塞格伦卫星地面站天线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叶尚福于1987、2002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于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多年来,叶尚福笔耕不缀,出版了《卫星干扰源双星定位技术及工程应用》等著作,撰写和发表了多篇论文,在国际国内相关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在国家国防建设的路上,叶尚福低调而务实,他带着交大人身上那勤奋、踏实、朴实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用智慧与知识写下了骄人的篇章。
雷清泉院士:绝缘技术的领军者
很多交大人对雷清泉院士并不陌生,在一个月前西安交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誓师动员大会上,雷清泉代表校友发言时数度哽咽,无数人为之动容。雷清泉1957年从四川省岳池县考入西安交大电气绝缘与电缆技术专业,在我国绝缘专业开拓者、西安交大陈季丹教授等老师的领路下,雷清泉立志将电介质物理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电介质开始了大半辈子缘分。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962年,雷清泉奔赴祖国东北,在哈尔滨电工学院(后与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开始了科研生涯,研究高聚物在电力设备中广泛应用存在的科学问题。正是在西安交大打下的坚实理论基础、形成的科学方法论与“兴趣、励志、奋斗、无悔”的人生信念,帮助雷清泉一次次克服科研困难。
历经几十年不懈攻关,雷清泉率领团队发现了新的导电规律,制成了原始创新的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特别攻克了半导电粉末材料压制成型传感器的国际性难题,成为该领域的开拓者与领航人。雷清泉及团队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个人荣获过全国模范教师、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雷清泉院士全身心扑在科研上,他常挤出时间学习国外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雷清泉掌握俄语、英语、德语、法语四国语言,有三门是自学。发音不准,就对着视频里口型一遍遍模仿,单词不够,就反反复复一遍遍抄写例句,而自学外语的原因,他说“只是为了了解更多国家的先进技术。”
雷清泉分享了他的科研心得:学好广博的专业知识是基础,在从事科研中要看到国家的重大需求,也要锁定国际发展前沿,将自己对学科的兴趣融入科研中。
链接:
“院士回母校”活动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联合发起,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科学精神,感悟科技人生,规划职业生涯”为主题,旨在通过邀请院士回母校与在校学生交流,以自身治学做人、科技报国的经历和感悟,在树立职业理想、确定职业规划、激发学习动力等方面对学生有所帮助,将在全国8座城市的10所著名大学举行。西安交通大学站是本次活动的第六站,也是西北地区高校的唯一一站。
得知两位院士校友将回母校做专题报告访谈,交大师生校友反响十分热烈,校团委发起了“你想对院士说什么“的送祝福和提问活动,5月17日20:00前可以通过团委官方微信、微博送上自己对两位院士的祝福语或者进行提问,也可以直接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发送至邮箱:646745439@qq.com,届时将选出有代表性的提问请院士们现场回答,积极参与活动的同学们还有机会赢取报告会门票。师生也可登陆http://s.myouth.cn/4wR 直接抢票,活动当天凭校园一卡通刷卡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