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大新闻 > 正文

【校史故事365】39 工科大学走出的文化巨子——邹韬奋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时间:2015-05-16 14:24:00 作者: 点击:

邹韬奋,原名邹恩润,笔名韬奋,韬为韬光养晦,奋为奋斗。他是三联书店创办人;中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被评为“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以他名字命名的“新闻奖” 、“出版奖”是中国新闻界、出版界最高奖。

邹韬奋与我校有着八年不解之缘(1912年-1919年),从附小、附中,到大学二年级,我校的求学经历为他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2年,韬奋17岁,当时“实业救国”思潮极盛,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工程师,承载父亲志愿,韬奋考入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交大前身)附属小学。小学时任校长是沈叔逵,他是一位很精明干练的教育家,全副精神都用在小学,所以把学校办的很好。我校两位国文老师对他影响深远,一位是小学教员沈永衢。沈先生条理清晰的授课、渊博的知识、可爱的人格在韬奋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而他“凡事定要认真、负责,否则宁愿不干”的精神成为韬奋的座右铭,其言行身教被韬奋视为一生的典范。另一位是中学老师朱叔子,韬奋格外敬重朱老师改文章的本领,他改的每一个字都有他的道理,但凡文章有一句精彩的话,他都会提出来,是一位极好的国文老师。

除了国文,我校的英语教学也让韬奋印象深刻。韬奋的两位英文老师,黄添福和徐守伍,其深厚的英语造诣,独特的教学方法,让他受益匪浅。韬奋毕业后做过英文秘书,兼任过七八年英语老师,又因躲避迫害出国流亡两年,其英语功底之扎实可见一斑。

韬奋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异。从中学至大二,除一次例外,皆被评为“优行生”,得以免缴学费,维持学业。例外的那次说来也很有趣,唐文治校长布告“优行生”名单之前按例有一段“本校长有厚望焉”的说教,那次特别提到韬奋,表彰他不仅学识精研通达,性情也是谦逊韬晦,简直非物质奖励所能企及,故暂停“优行生”名义一次,给予荣誉嘉奖。

韬奋爱好阅读,一度醉心于《时报》刊登的远生(黄远庸的笔名)的特约通讯,以及《新民丛报》梁启超的评论。还给《申报》副刊、《学生杂志》投稿,文章的数次刊登对其写作水平又是极大激励和促进。

虽然怀揣着工程师的期望踏入我校,1919年,因实与工科志趣不投,韬奋转入圣约翰大学,改学文科。韬奋一生追求真理、追求光明。他主持《生活》周刊,成立生活书店,并适应局势几度创刊,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深入人心,影响深远。他笔耕不辍,一次入狱,三度流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仍紧握手中的笔呼吁国事。1944年韬奋因病逝世,终年四十八岁,遵其遗嘱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毛泽东评价他:“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