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大新闻 > 正文

【我的“科创月”日记】我在那趟列车上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时间:2020-09-26 10:44:00 作者: 点击:

9月8日,我接到一项工作任务,陪同几位校友代表一同乘坐9月10上午开往创新港的地铁5号线专列。我不但欣然接受,而且心情激动,能有机会见证并参与这样一个历史性的事件,我是幸运的。

校友代表中有一位85岁高龄的老人——亲历过西迁、交通大学1955级校友朱渊澄。朱老先生独自一人从上海来到西安,专程参加9月10日的一系列活动。起初我还有些忐忑,担心老人的身体能否吃得消,所有疑虑在我一大早见到朱老后都打消了,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说起话来声音洪亮,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

顺利抵达太乙路地铁站时,站台旁已经是人声鼎沸,兴奋与激动写在了每一位参与者的脸上,在出发前的启动仪式上,朱老先生以校友代表的身份登台,与在校学生一同发出倡议:“即刻出发,科技创新领航,迈向世界一流!”就在他们登台前的几分钟,我在后台抓拍下来这样一张照片:

不知道此时朱老的脑海里是否会浮现出1956年从徐家汇乘车去往西安的场景,当他今日再次登上一列向西而行的列车时,已过去64年,祖国在飞速发展着,交大人也在努力奋斗着,如今再一次向西,是为了再一次腾飞。朱老先生身旁的小女生是2020级新生,她的大学生活还没有正式开始,她对交大的前世今生还不够了解,对交大人口口相传的西迁精神没有具象的概念,那么就请在今天这趟列车上体会吧,与几代交大人一起且歌且行,去往创新港,去往充满希望的明天。

这趟列车上还有一个人我无比熟悉,他也经历过六十多年前的那次西迁,他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在1958年随爷爷从上海来到西安时,只有10岁,他当时一定想不到这一走就是一辈子,读书、下乡、高考、毕业后留校工作到退休……他再也没有离开过西安交大。如今,两天两夜的绿皮火车变成了不到一个小时车程的地铁,懵懂的小小少年已是满头白发的耄耋老人,父亲早已完成了他的使命,但仍憧憬着未来会更好。

早上9点10分,列车准时发车,车厢里一片热闹的景象,艺术团的同学们带领大家唱起歌来,气氛越来越热烈,上到80多岁的老人,下到小学生,都情不自禁加入到欢歌笑语中。恍然间,我仿佛回到六十余年前的西迁专列上,同样的歌声在车厢里回荡着,飘出了窗外,挥洒在北方的黄土地里。

半个多小时过去,我们的列车驶出了地面,窗外绿草如茵,公路与河流蜿蜒其间,一片生机勃勃,目的地就快到了,每个人都望向了窗外,嘴角挂着微笑,眼神中透着对新家园、新生活的期待。创新港,我们来了;新纪元,交大人来了。

这两年,我跟随父亲参加过多次关于西迁的专访,那些故事听得耳熟能详,也一次次向他人说起交大的西迁,可今天在这飞驰的列车上,我才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西迁的意义:有一片富饶的土地承载着历史的使命,它在前方等着我们一代一代人前赴后继,焚膏继晷,用自己的血与汗去灌溉,终有一日,这里会结出满园的桃李,这是整个国家与民族复兴的希望。

1956年,在时代的召唤下,交大人义无反顾内迁西北,书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64年风雨兼程后,交大人背负着国家使命再次向西而行,我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创造者,唯有不懈奋斗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新的印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船已出港,未来一定更加辉煌!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