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旗帜,是方向,是力量,更是信仰。旗帜凝聚力量,会让人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在西安交通大学学习生活的青年群体,自觉肩负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这四面光彩夺目的旗帜,始终与家国同行,不辜负伟大时代。为了彰显当代交大青年奋进风采,新闻网开设【心中的旗帜】专栏,持续关注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鼓舞他们用奋斗拼搏续写靓丽青春答卷。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西安交大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承载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担当,始终与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时间追溯回63年前,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号召后,一大批朝气蓬勃的交大青年师生坚决拥护和执行党中央关于学校西迁的决定,义无反顾地奔向大西北,积极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
如今,接力棒传到新一代交大青年手中,他们又正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爱国奋斗的诺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前夕,西安交通大学举行“承初心 致未来”2018-2019学年优秀学生标兵评选展示大会,表彰青年榜样,展现青春风采,鼓励广大青年学子向标兵看齐,做西迁精神的坚定传人。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对于青年来说,爱国无疑是最基本素养。
南洋书院的蔡沐,他深知“南洋”之名由来,选择交大、选择求知奋斗,选择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之中。三年间,他修读了70门课,在大四推免考试中综合成绩列350人中第一名。“爱国从来都不是口号,只有落实到行动之中,发愤学习,磨砺自身,在实现中国梦中创造精彩人生”,蔡沐谈到。
同样来自南洋书院,同样是电气专业。张若彤,这位阳光开朗的女孩,兼顾学业的同时,不断丰富人生,回馈社会。她一直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在敬老院与老人们聊天,在亲智中心为孩子们叠纸青蛙,也曾在夜里穿梭于校园中回收旧衣物……“趁年轻时多做一些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张若彤表示。
励志书院,由国防生、理科类学生及民族预科班学生组成。王敏作为一名国防生,一直坚守着对国家的热爱、对党的忠诚。2016年,她进入西安交大学习,成为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三年里,王敏脚踏实地,不改初心,她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不断用赤诚之心,践行“祖国有我,我有祖国”的理想信念。
“爱国青年奉献出自己微弱的力量,就能改变中国的面貌”,毛泽东曾在《新青年》上提笔疾呼,号召广大知识青年为国家出力,汇聚点滴努力,建立新的中国。
彭康书院的吴思远,怀揣家国情怀和满腔大爱,他把厚植的爱国主义内化为“爱彭康,爱交大,爱西安,爱三秦大地,爱祖国”五爱同心的最美诗篇,并在德智体劳等全面发展过程中善做善成、知行合一。陶中恺也来自彭康书院,“爱国主义应该落实到每一天的学习和科研积累中。”他连续三年智育综合双第一,满分课程达16门,作为本科生已完成10多门研究生课程的先修学习。
走进崇实书院,李祎璠以亮眼的成绩向大家展示他的爱国行动:蝉联管工贯通、金禾中心专业两学年第一名,70%课程满绩,获国奖等多项奖励。数理、经济金融均分96+,思政课均分95+,并屡获体育满分,另外在一年内一次性自修通过9门ACCA全球考。
时间再被拉回到六十多年前,冲破美国层层封锁,钱学森踏上归国之路,从此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繁荣贡献了一生。如今,钱学森书院学子,用爱国奋斗为核心的西迁精神不断打磨自己,坚定爱国主义、践行西迁精神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勤学、肯干、踏实地把学习工作做到最好,刘少腾就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在爱国主义的指引下,刘少腾连续两年在高手如云的钱学森班中保持着学业成绩第一名。他立志以自身的实践回答钱学森之问,迄今为止,他共发表了八篇学术论文,进入到世界数一数二的多媒体实验室NExT++实验室进行科研研修。
1930年,唐文治应邀参加交通大学第三十届毕业典礼,他谈到,“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唐文治先生对交大的影响莫过于此,心系祖国,胸怀天下,是为文治一等人才理念的核心,也正是如今文治书院学子拼搏奋进的基石。
文治书院走出的刘思铭,他在硅谷创业期间,不管是与身居高位还是社会底层的人群都能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地自信对话,因为他深知在他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为后盾,有母校的师生为依托。
拳拳赤子心,诤诤爱国情。唐仲英先生,著名的爱国慈善家,一生都在捐资助学,为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贡献良多。正如仲英书院走出的每一位“英仔”所言:爱国主义是英仔永不褪色的奋斗指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就是做可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蓝格菲,这名“英仔”标兵来自北京,一家人分居三地,妈妈在北京工作,爸爸援疆3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她这个家庭的真实写照。三年间,蓝格菲在繁重的课业之余,用音乐和艺术不断歌颂祖国、唱出青年人的心声。
青年是时代的记录者、是社会的代言人,也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在新时代里,中国青年要加强学习铸造立身之本,坚定“四个自信”,书写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