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大新闻 > 正文

赓续报国志 奋进新征程 西安交大第二期“爱国奋斗 不忘初心”专家研修班侧记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时间:2019-10-20 16:51:00 作者: 点击:

涪江江水抱山流,淡烟乔木是绵州。绵阳不仅风景如画,更在我国国防建设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两弹一星”的光芒,涤荡人们的心灵,指引人们砥砺前行。

10月18日至20日,西安交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组织部联合举办第二期“爱国奋斗 不忘初心”专家研修班,来自学校不同学院(部)、附属医院的29名领军学者、青年拔尖人才奔赴涪江之畔,共同学习“两弹一星”精神。教师们通过回顾历史,切实体会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前辈身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从而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动员:追忆民族脊梁,牢记使命担当

伟大事业,诞生伟大精神。本次研修班结合课堂讲授、现场体验、互动访谈与研讨交流等形式,让学员充分汲取“两弹一星”精神的养分,从而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希望各位学者以两弹一星精神和西迁精神为指引,为把我国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贡献交大力量。”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张莹在开班仪式上强调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她希望全体学员通过实地感受老一辈知识分子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作出的卓越功绩,耕耘师德,早日成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中坚力量,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创新港建设。

人力资源部高层办副主任刘莹希望各位学者作为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的重要传承者,要以西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为坐标,积极投身在科学前沿和教学一线中。她表示,今年是学校进驻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元年,各位学者要切实肩负起新时代学校与学科发展的重任。

参加本次研修班的学员不少是学校院系、课题组的负责人,在短短三天时间里,他们抽出时间、离开繁忙的科研工作,置身中国两弹城,在这科技高地和精神宝库里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我被老一辈科学家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所感动,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仍能探索科研、攻克难题,如今的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国、不奋斗。”来自机械学院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所的陈贵敏教授动情地说道。

刚入职西安交大一个月的人居学院特聘研究员赵腾远同样感受颇深。“邓稼先前辈隐姓埋名28年,科学报国,这种大局意识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我们应树立精神信仰,沉淀所学知识,以此更好地开展工作。”

参与:触摸历史,涤荡心灵

“红云冲天照九宵,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这首由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写的诗,镌刻在两弹城的入口处。而在这豪情壮志的背后,是科学家们长期隐姓埋名、蛰伏在长卿山中的艰苦奋斗历程。

学员们积极参与此次研修班活动,通过观看话剧《国魂》,聆听专题讲座,了解两弹研制历程,参观邓稼先故居以及中物院科技馆,对两弹一星精神内核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向邓稼先铜像敬献花篮时,能动学院苏光辉教授落下了感动的泪水。“这次活动是对我心灵的一次洗礼,我深刻体会到老一辈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这与西迁精神一脉相承,我们新时代学者应思考如何做好新传人,发现科学问题、解决科学问题,更有决心、更有斗志地为国家作出交大贡献。”

来自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的陈积银教授从人文科学角度分享道,“两弹城的科学家们在艰苦条件下自强不息,奋斗不已,为我国科学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作为新时代人文社科学者,我们可从文化、科技融合的角度入手进行科学研究,发挥团队原子弹力量,在我国智慧媒体方面作出贡献。”

“由于工作关系,我近年里来过绵阳很多次,但这次的感触最为深刻。”来自前沿院的马天宇教授动容地说道。他表示,“我被老一辈科学家们满腔的家国情怀所感动,这鼓舞着我不忘初心,做好科研。交大为我们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和科研环境,我们更应该着眼国家需求,服务社会发展。”

经金学院的李聪教授认为,爱国是两弹一星精神和西迁精神的基础。“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不与爱国相结合,其产出只会是‘论文工厂’,教学工作不将爱国贯穿其中,就无法培养出有理想的知识青年。作为社会科学学者,应勇于担当使时代命,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贡献,为建立我国自有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作贡献。”

走进历史,观照现实。在两弹城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在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专题报告里,学员们重新走进那段峥嵘岁月,接受红色基因的洗礼,在历史和现实的交相辉映中更加坚定了信念和坚守的力量。

展望:坚定信念,无畏前行

修身之行,铸魂之旅。“两弹人”的故事就像一场精神的核聚变,于电石火光间点燃交大学者们内心的火花,激荡起他们内心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壮志,坚定了他们内心科研报国的信念,鼓舞着他们在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的指引下,沿着老一辈科学家们的足迹脚踏实地前行。

“两弹一星科学家们毅然决然地响应国家号召、伟大奉献,这种思想觉悟指导科研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创造条件、克服困难。”西安交大二附院院长李宗芳表示,“今年医学板块入驻创新港,我们除了教导下一代救死扶伤、搞好科研外,还要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将无私奉献精神薪火相传,只有这样个人发展才能持久,国家的发展才能稳健。”

能动学院王江锋教授感受颇深,“老一辈的科学家,为了祖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伟大的奉献和牺牲,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告诫我们年轻人不要迷信权威,要有不断探索科学的精神,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在创新港的科研阵地上做好学生培养工作。”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科研新人,来自化工学院的特聘研究员张华承心中无限感慨。“老一辈科学工作者不畏困难、克服困难的乐观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是我们日后工作的指南。同时很感谢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促进我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身科研工作中。”

“就像彭桓武前辈所言,‘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要理由’,参加本次活动的学者大多有海外留学经历,大家更应发扬爱国奉献的精神为国家发展作贡献。”电气学院贾申利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今年是我校进驻创新港元年,各位学者尤其青年学者应借此契机和平台,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坚持原始创新,引领科学发展。”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